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不豫的意思、不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不豫的解釋

(1).不事先預備。《禮記·中庸》:“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2).不猶豫。《楚辭·九章·惜誦》:“壹心而不豫兮,羌不可保也。” 王逸 注:“豫,猶豫也。”《楚辭·九章·涉江》:“餘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終身。”

(3).不高興。《孟子·梁惠王下》:“吾王不豫,吾何以助?”《孟子·公孫丑下》:“夫子若有不豫色然。”

(4).天子有病的諱稱。《逸周書·五權》:“維王不豫,于五日召 周公 旦 。” 朱右曾 校釋:“天子有疾稱不豫。” 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一:“ 仁宗 不豫,久之,康復,又改元 嘉祐 。” 清 戴名世 《左忠毅公傳》:“ 神宗 不豫,太監 劉朝 魏忠賢 矯太子令索 嘉靖 中戚畹莊。”

(5).泛稱尊長有疾。《逸周書·祭公》:“我聞祖不豫有加。” 朱右曾 校釋:“今言不豫,尊之也。” 唐 楊炯 《伯父東平楊德裔墓志銘》:“因不豫,彌留遺命,以弟之子 神毅 為後。”

(6).不怕煩。《莊子·應帝王》:“去!汝鄙人也,何問之不豫也。” 王先謙 集解:“猶雲何不憚煩也。”

(7).不參與。 三國 魏 曹冏 《六代論》:“衣食租稅,不豫政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不豫”是古漢語中的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釋義:

  1. 天子或尊長有疾的諱稱
    這是最常見的用法,特指帝王或尊長身體不適的委婉說法。例如《逸周書·五權》記載“維王不豫,于五日召周公旦”,宋代歐陽修《歸田錄》提到“仁宗不豫,久之康複”。

  2. 不高興、不悅
    用于描述情緒狀态,如《孟子·梁惠王下》中“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以及《孟子·公孫丑下》“夫子若有不豫色然”。

  3. 不猶豫、果斷
    出自《楚辭·九章·惜誦》:“壹心而不豫兮,羌不可保也”,王逸注“豫,猶豫也”。

  4. 不事先預備
    源自《禮記·中庸》:“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強調事前準備的重要性。


其他較少見的含義:


現代使用建議:

該詞現代多用于古文閱讀或曆史研究,日常交流中已極少使用。需注意其在不同文獻中的具體語境,例如“不豫”在《楚辭》中表果斷,而在《孟子》中則表情緒不悅。更多完整用例可參考《漢典》《禮記》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不豫這個詞意思是指情緒低落、心情不好或者情緒不穩定。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不(bù),右邊是豕(shǐ)。不豫這個詞的來源較為古老,最早出現在《左傳·文公十一年》中。繁體字為不悅,古時候漢字寫法與現在相同。一個例句可以是:“最近他心情不豫,可能是工作壓力太大。”一些與不豫相關的詞彙包括郁悶、煩躁等。而與不豫相反的詞彙可以是開心、愉快等。希望以上内容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