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期要的意思、期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期要的解釋

(1).約定共同遵守的事項。《三國志·魏志·毌丘儉傳》“将士諸為 儉 欽 所迫脅者,悉歸降”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文欽 《與郭淮書》:“夫當仁不讓,況救君之難,度道遠艱,故不果期要耳。”《禮記·學記》“大信不約” 唐 孔穎達 疏:“約,謂期要也。”

(2).約定的時日。《唐律·戶婚·違律為婚》:“即應為婚,雖已納娉,期要未至而強娶;及期要至,女家故違者,各杖一百。”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期要”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詞義解釋

  1. 基本含義

    • 約定共同遵守的事項:指雙方或多方事先商定需要遵守的規則或條款(如契約、協議)。
    • 約定的時日:指預先确定的時間或期限,例如會面、行動的日期。
  2. 構詞解析

    • “期”:本義為“約定時間”,如《說文解字》中“期,會也”。
    • “要”:此處作名詞,指“要點、事項”或“要求”。
    • 組合後表示“約定的事項”或“規定的時間”。

二、用法與示例

  1. 古文用例

    • 如明代魏禧《大鐵椎傳》中提到“期要”表示約定時間。
    • 可造句:“雙方期要已定,不可違時。”(意為約定的時間已确定,不可拖延)
  2. 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約定、契約、限期
    • 反義詞:違約、失期

三、擴展說明

如需進一步查閱古籍原文或詳細詞源,可參考中提供的字典鍊接。

網絡擴展解釋二

《期要》的意思

《期要》是一個中文詞語,表示對未來的期待和要求。它代表着人們對于某種情況或結果的期待,并提出了相應的要求。

拆分部首和筆畫

《期要》的拆分部首是“其”和“言”,其中“其”為左邊的部首,表示與關注的對象有關;“言”為右邊的部首,表示與語言、語意相關。

根據《期要》的部首,“其”的筆畫數為2,而“言”的筆畫數為7,因此《期要》的總筆畫數為9。

來源和繁體

《期要》是古代漢字發展而來的詞語,起源可以追溯到漢代。它最初以繁體字形式書寫,後來隨着簡化字的推廣,逐漸演化為現在的簡體字形式。

繁體字《期要》的寫法是「期望」。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涉及到《期要》的字形。一種常見的古代寫法是将“其”寫成一個大一點的字形,而“言”則更加書寫體現出語言的特點。

例如,寫《期要》的古代字形可以是「其 言」。

例句

1. 他對未來充滿了《期要》。

2. 這個項目的發展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和《期要》。

組詞

1. 期盼:表示對未來情況的期待。

2. 要求:表示對某種結果或情況的要求。

3. 期望:表示對未來情況的希望和期待。

近義詞

1. 期望:表示對未來情況的期待和希望。

2. 目标:表示追求的結果或目的。

3. 志願:表示自願做某件事情的願望或決心。

反義詞

1. 放棄:表示不再追求或希望某種結果。

2. 拒絕:表示不接受或不同意某種要求或期待。

3. 絕望:表示對未來沒有希望或不再期待。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