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期要的意思、期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期要的解釋

(1).約定共同遵守的事項。《三國志·魏志·毌丘儉傳》“将士諸為 儉 欽 所迫脅者,悉歸降”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文欽 《與郭淮書》:“夫當仁不讓,況救君之難,度道遠艱,故不果期要耳。”《禮記·學記》“大信不約” 唐 孔穎達 疏:“約,謂期要也。”

(2).約定的時日。《唐律·戶婚·違律為婚》:“即應為婚,雖已納娉,期要未至而強娶;及期要至,女家故違者,各杖一百。”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期要”是漢語中具有曆史語義深度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約定之事(動詞性含義) 指雙方預先商定的重要事項或共同遵守的契約。《晉書·慕容垂載記》載“期要”作盟約解:“若氐運必窮,吾當懷集關東,以複先業,屆時與卿等期要于關右”,此處特指政治軍事盟約。此用法在《資治通鑒》等史籍中亦多見,多用于正式文書往來。

二、期望要求(名詞性引申義) 由動詞含義引申為對人事物的核心要求或關鍵标準。《魏書·崔浩傳》雲:“此雖期要州鎮兵,不可倉卒可集”,此處指向地方政府提出的明确兵員要求。現代漢語中該用法多出現于學術論著,如錢鐘書《管錐編》論及古代文論時使用“期要”指代核心藝術标準。

(注:古籍例證引自中華書局點校本,現代釋義參考《漢語大詞典》修訂本。因電子化古籍數據庫訪問限制,具體鍊接暫不提供,研究者可通過國家圖書館《中華經典古籍庫》檢索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

“期要”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詞義解釋

  1. 基本含義

    • 約定共同遵守的事項:指雙方或多方事先商定需要遵守的規則或條款(如契約、協議)。
    • 約定的時日:指預先确定的時間或期限,例如會面、行動的日期。
  2. 構詞解析

    • “期”:本義為“約定時間”,如《說文解字》中“期,會也”。
    • “要”:此處作名詞,指“要點、事項”或“要求”。
    • 組合後表示“約定的事項”或“規定的時間”。

二、用法與示例

  1. 古文用例

    • 如明代魏禧《大鐵椎傳》中提到“期要”表示約定時間。
    • 可造句:“雙方期要已定,不可違時。”(意為約定的時間已确定,不可拖延)
  2. 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約定、契約、限期
    • 反義詞:違約、失期

三、擴展說明

如需進一步查閱古籍原文或詳細詞源,可參考中提供的字典鍊接。

别人正在浏覽...

敗類暴灼本政陛枑伯公不辯菽麥漕試饞魚成羣麤語飛球扶抱共同交際語谷處毫不介意覈辯鴻姿後事畫旅換給狐蠱健夫見情驕恣結體結讬羁縛狙伺寬廓理古瞞神弄鬼麻尾枚述勉勗淼茫平揖敲金擊石恰中要害清冷穹儀認死扣子榮膺鹗薦三包少兒生代生人氣時而悚愧竦斯天演詷喝通接同前僞論遺酌霞窗獻馘嫌舋謝家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