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陽之搜的意思、岐陽之搜的詳細解釋
岐陽之搜的解釋
指 周成王 在 岐山 南面的一次大規模狩獵活動。《左傳·昭公四年》:“ 周武 有 孟津 之盟, 成 有 岐 陽之蒐。” 杜預 注:“ 周成王 歸自 奄 ,大蒐于 岐山 之陽。” 楊伯峻 注引《國語·晉語八》:“昔 成王 盟諸侯于 岐 陽。”亦省作“ 岐蒐 ”。 唐 王勃 《九成宮頌詞》:“駕掩 岐 蒐,禮高 秦 望。”
詞語分解
- 岐陽的解釋 岐山 之南。《詩·魯頌·閟宮》“ 後稷 之孫,實維 大王 ,居 岐 之陽,實始翦 商 ” 漢 鄭玄 箋:“ 大王 自 豳 徙居 岐 陽。” 唐 張說 《皇帝馬上射贊》第七:“天子省歛,薄守 岐 陽
- 搜的解釋 搜 ō 尋求,尋找:搜集。搜尋。搜求。搜讨。搜羅。搜刮。搜索枯腸。 檢查:搜查。搜身。搜腰。搜捕。搜索。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岐陽之搜"是中國古代文獻中記載的一個重要曆史事件,源自西周早期,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和曆史意義。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核心釋義
"岐陽之搜"指西周成王時期(一說康王時期)在岐山南麓舉行的一次大規模田獵與諸侯會盟活動。
- 岐陽: "岐"指岐山,位于今陝西省寶雞市境内,是周人發祥地和早期政治中心。"陽"指山的南面。故"岐陽"即岐山之南。
- 搜: 此處通"蒐"(sōu)。在古代,"蒐"主要有兩層含義:
- 春季田獵的名稱: 古代帝王四季田獵各有專名,春獵曰"蒐"(《爾雅·釋天》《周禮·大司馬》)。田獵不僅是狩獵活動,更是軍事演習和檢閱武力。
- 檢閱、閱兵: 引申為聚集、檢閱軍隊(《說文解字》:"蒐,春獵為蒐。蒐,擇也。"段玉裁注:"引申為蒐索、蒐簡。")。在"岐陽之搜"的語境中,"搜/蒐"更側重于指通過田獵形式進行的大規模軍事檢閱和諸侯集會。
因此,"岐陽之搜"合起來就是指周天子在岐山南面舉行的、兼具田獵、軍事演習和會盟諸侯性質的大型典禮。它象征着周天子威服四方、諸侯臣服共尊王室的盛況。
二、曆史背景與記載
此事件主要記載于《左傳·昭公四年》:
"周武有孟津之誓,成有岐陽之蒐,康有酆宮之朝,穆有塗山之會。"
- 這裡将"岐陽之蒐(搜)"與周武王孟津會盟、周康王酆宮朝會、周穆王塗山之會并列,作為西周早期彰顯天子權威、諸侯歸附的重大标志性事件。它發生在周成王(或其子康王)時期,是周王朝在建立初期鞏固統治、展示國力、确立與諸侯關系的重要舉措。(引自《左傳·昭公四年》)
三、文化意義與象征
- 彰顯王權: "搜"作為天子專屬的禮儀活動,是周天子行使最高統治權、展示軍事力量的體現。在岐周故地舉行,更具追溯祖業、宣示正統的意味。
- 懷柔諸侯: 通過召集諸侯共同參與田獵會盟,既是對諸侯忠誠的檢驗,也是一種懷柔與聯誼,強化以周天子為核心的宗法分封秩序。
- 軍事威懾: 大規模的田獵實為軍事演習,展示王朝強大的武裝力量,對潛在的叛亂或不臣形成威懾。
- 後世典範: "岐陽之搜"被視為上古聖王德政武功的典範,常被後世儒家典籍和政治家引用,以喻指國家強盛、四方賓服的理想政治局面。
四、相關佐證
唐代韓愈在其《石鼓歌》中寫道:
"周綱陵遲四海沸,宣王憤起揮天戈。大開明堂受朝賀,諸侯劍佩鳴相磨。蒐于岐陽騁雄俊,萬裡禽獸皆遮羅..."
- 韓愈在詩中借用了"蒐于岐陽"(即"岐陽之搜")的典故,雖然他将地點與周宣王聯繫起來(與《左傳》記載的成/康王不同),但生動描繪了這種大規模田獵會盟的壯觀場景和彰顯天子權威的意義。(引自韓愈《石鼓歌》)
五、結論
"岐陽之搜"特指西周成王或康王時期在岐山南麓舉行的一次由周天子主導、衆多諸侯參與的重大典禮。其核心是"蒐"禮,即春季田獵與軍事檢閱相結合的活動,核心目的在于通過這一盛大的儀式,展示周王室的權威與武力,會盟諸侯,鞏固新生王朝的統治秩序,是西周早期政治、軍事力量強盛的重要标志和曆史見證。
網絡擴展解釋
“岐陽之搜”是古代文獻中記載的周成王時期一次重要曆史事件,具體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
基本含義
指周成王在岐山南面(今陝西岐山東北)舉行的大規模狩獵活動。其中:
- 岐陽:岐山之南(古代以山南水北為“陽”);
- 搜:通“蒐”,指春季的田獵活動,兼具軍事演練和展示武力的功能。
-
曆史背景
據《左傳·昭公四年》記載,周成王在平定奄國叛亂後,為鞏固統治,于岐山南面召集諸侯進行狩獵,兼具軍事威懾與政治會盟的雙重目的。
文獻依據
- 核心出處
《左傳·昭公四年》提到:“周武有孟津之盟,成有岐陽之蒐。”杜預注:“周成王歸自奄,大蒐于岐山之陽。”
- 關聯記載
《國語·晉語八》亦載:“昔成王盟諸侯于岐陽。”印證了此次活動的政治意義。
延伸意義
該事件不僅是軍事活動,更是周王朝通過“蒐禮”強化諸侯臣屬關系、彰顯王權的重要儀式,反映了西周早期“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特點。
備注
部分文獻中“搜”寫作“蒐”,二者為通假字,均指代古代田獵儀式。該詞屬于特定曆史典故,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多見于研究先秦史的語境中。
别人正在浏覽...
倍道兼行避殿閉固晨旭欻翕達爾杜弗刀葉訂道邸射東方日頭一大堆獨睡丸煩想扶桑俯仰之間供稿怪形怪狀姑子還令漢大心實何甞翦弊健啖極治畯望空棘逵卒惏刻理亂俪事理棹馬馬虎虎幪巾蒙瀎黏巴巴偏狹平慮草前頭人漆漆驅戰灑帶上衮審判庭詩貼子蘇劇俗儒滔朗特區天崩地陷渟渟銅河同紐嵬崿溫熟五方色舞迷銷凝小杖斜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