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祇樹給孤獨園”的簡稱。梵文的意譯。 印度 佛教聖地之一。相傳 釋迦牟尼 成道後, 憍薩羅國 的 給孤獨長者 用大量黃金購置 舍衛城 南 祇陀太子 園地,建築精舍,請 釋迦 說法。 祇陀太子 也奉獻了園内的樹木,故以二人名字命名。 玄奘 去 印度 時, 祇園 已毀。後用為佛寺的代稱。 唐 王勃 《益州德陽縣善寂寺碑》:“祇園興闆蕩之悲,沙界積淪胥之痛。” 唐 白居易 《題東武丘寺六韻》:“香刹看非遠,祇園入始深。” 王闿運 《衡州西禅寺碑》:“遊則王國,還則祇園。”
關于“祇園”的詳細解釋如下:
“祇園”是“祇樹給孤獨園”的簡稱,源自梵文Jetavana-vihāra 的意譯,為古印度佛教聖地之一。相傳釋迦牟尼成道後,憍薩羅國的給孤獨長者用黃金購置舍衛城南祇陀太子的園地,建造精舍供佛陀說法。因祇陀太子捐獻了園中樹木,故以兩人名字共同命名。
“祇園”既是佛教聖地典故,也是京都文化符號,需注意讀音和字形的區分。如需進一步了解京都祇園的曆史,可參考中的詳細信息。
《祇園》是一個中文詞語,既可以表示一個地名,也可以指代一個古代的宗教場所。
《祇園》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分别為:
祇(示字辶部,10畫)
園(囗部,7畫)
《祇園》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佛教和道教信仰。在佛教中,祇指的是一種古代印度神祇的稱呼,可以用來表示神明和神秘的力量。而“園”則表示花園、庭院等意思。因此,《祇園》一詞形象地描述了一個供奉神明的庭院或花園。
《祇園》的繁體寫法為「祇園」。
在古代漢字中,「園」的古字形為「園」。
1. 每年春天,人們都會去京都祇園參觀櫻花。
2. 這座庭院按照古代祇園的設計修建,非常具有藝術價值。
1. 清明祭祀、祇神廟會、祇道、園林
廟宇、寶塔、寺廟、廟堂
世俗、塵世、俗世、凡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