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氣洶洶的意思、氣洶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氣洶洶的解釋

猶言氣勢洶洶。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 曾思懿 ﹞有些氣洶洶地向大客廳快步走去。” 茹志鵑 《百合花》:“她氣洶洶的嚷了半句,就扭過臉去。”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氣洶洶”是現代漢語中描述人物神态的常用詞語,其核心含義指“因憤怒而表現出氣勢兇猛、情緒激烈的狀态”。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解釋,“洶洶”為疊字形容詞,本義指水勢或聲勢浩大,疊加“氣”構成三字短語後,側重強調“因情緒激動而産生的強烈外在表現”。

從構詞結構看,該詞包含雙重表意元素:

  1. “氣”:特指怒氣、不滿情緒,構成詞義的情感内核
  2. “洶洶”:源自《荀子·天論》中“君子不為小人之洶洶也辍行”,原指喧鬧聲,現引申為聲勢猛烈

在具體語境中,“氣洶洶”多用于描寫人物沖突場景,如《漢語大詞典》引茅盾《子夜》例句:“吳荪甫氣洶洶地撕碎了那份電報”,生動展現人物暴怒時的肢體動作與情緒張力。該詞的語義強度高于“氣呼呼”,更強調伴隨肢體語言的情緒外放狀态。

權威來源: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1.

網絡擴展解釋

“氣洶洶”是一個形容詞短語,主要用于描述人因憤怒或激動而表現出的強烈情緒狀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該詞形容人情緒激動時氣勢兇猛的樣子,常帶有憤怒、不滿或威吓的意味。拼音為qì xiōng xiōng,注音為ㄑㄧˋ ㄒㄩㄥ ㄒㄩㄥ。

  2. 出處與用法

    • 典故來源:最早見于《左傳·僖公四年》中的“公怒而氣洶洶”。
    • 使用場景:多用于口語或文學描寫,如描述争吵、發怒時的神态或動作。例如曹禺《北京人》中“氣洶洶地向大客廳快步走去”。
  3. 近義詞與對比

    • 近義詞:怒沖沖、氣鼓鼓、氣呼呼、氣沖沖。
    • 易混淆詞:與“氣勢洶洶”(qì shì xiōng xiōng)不同,後者強調整體氣勢的兇猛,出自《荀子·天論》,如“君子不為小人之洶洶也辍行”。
  4. 例句參考

    • “她氣洶洶地嚷了半句,扭過臉去。”(茹志鵑《百合花》)
    • “四海幫的人氣洶洶地來了,又灰溜溜地走了。”(網絡例句)
  5. 語言結構
    屬于“形容詞+形容詞+形容詞”的三字短語,通過疊詞強化情緒表達。

若需進一步了解“氣勢洶洶”等近義詞的差異,可參考《荀子》相關解析或現代漢語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薄遊表相不敢告勞布氣闡緩乘利垂青觸景捯氣兒打前站定甯掇醍杜微慎防反獄風激電駭分香賣履幹沒篙師高骧過轶減字皎察矯詞介決警嚴曲濟身舊隱九醞法句度款表苦境勞思逸淫零支了米麥無重數流夜汗每晚乜呆呆儜劣霈潤青梼擎天架海鹙子去梯日積月累獅吼堂適情率意手頸朔飙説舌堂壇天阍銅聲響器突鏡駝囊萬古晩香武丁五勢顯而易見相濡以澤夕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