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器行的意思、器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器行的解释

器量学行。《北史·屈遵柳崇传论》:“ 柳崇 素业有资,器行仍世。盛矣乎!”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器行”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qì xíng,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释

指一个人的器量(品德与才能)和学行(行为与作为),常用来形容才德兼备、品行高尚的人。


详细说明

  1. 词义构成

    • “器”:指人的品德、才能或器量,如《北史》中提到的“素业有资”,强调内在修养与能力。
    • “行”:指行为、作为,即外在表现与实际行动。
      两者结合,表示内在品德与外在行为均卓越。
  2. 出处与用法
    源自《北史·屈遵柳崇传论》:“柳崇素业有资,器行仍世。盛矣乎!”,用于赞颂人物兼具才华与德行。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多用于古籍或成语解析。

  3.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才德兼备、德才兼备、品学兼优。
    • 反义词:德薄才疏、品行不端。

示例与延伸


“器行”是古汉语中对品德与才能的双重肯定,常见于历史文献中对人物的评价。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北史》等古籍。

网络扩展解释二

《器行》这个词的意思

《器行》这个词源于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论语·公冶长篇》,它是一个成语,意为一个人的品德和行为符合高尚标准。

拆分部首和笔画

《器行》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口”和“行”,其中,“口”是部首,表示与嘴有关的字;“行”是汉字中的一个部首,表示走路或行为。它的总笔画数为12。

来源

《器行》一词来源于《论语·公冶长篇》,其中孔子说:“君子不器。《论语》文字中的“器”字,古意为才器、才华,后演变为一个人的品德和行为。

繁体

《器行》的繁体字为「器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器行》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它的古字形为「」,左边是一个与“豆”字相似的部首,右边是较短的一笔,表示一个人的品性和行为。

例句

他一直以来都表现出高尚的品德,被大家称为一个具有《器行》的人。

组词

品行、仪行、行止、行迹

近义词

品质、德行、风度、规行、作风

反义词

恶行、恶德、下行、下贱、不端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