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器量学行。《北史·屈遵柳崇传论》:“ 柳崇 素业有资,器行仍世。盛矣乎!”
“器行”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qì xíng,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指一个人的器量(品德与才能)和学行(行为与作为),常用来形容才德兼备、品行高尚的人。
词义构成
出处与用法
源自《北史·屈遵柳崇传论》:“柳崇素业有资,器行仍世。盛矣乎!”,用于赞颂人物兼具才华与德行。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多用于古籍或成语解析。
近义词与反义词
“器行”是古汉语中对品德与才能的双重肯定,常见于历史文献中对人物的评价。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北史》等古籍。
《器行》这个词源于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论语·公冶长篇》,它是一个成语,意为一个人的品德和行为符合高尚标准。
《器行》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口”和“行”,其中,“口”是部首,表示与嘴有关的字;“行”是汉字中的一个部首,表示走路或行为。它的总笔画数为12。
《器行》一词来源于《论语·公冶长篇》,其中孔子说:“君子不器。《论语》文字中的“器”字,古意为才器、才华,后演变为一个人的品德和行为。
《器行》的繁体字为「器行」。
古时候,《器行》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它的古字形为「昆」,左边是一个与“豆”字相似的部首,右边是较短的一笔,表示一个人的品性和行为。
他一直以来都表现出高尚的品德,被大家称为一个具有《器行》的人。
品行、仪行、行止、行迹
品质、德行、风度、规行、作风
恶行、恶德、下行、下贱、不端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