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瑕取用的意思、棄瑕取用的詳細解釋
棄瑕取用的解釋
見“ 棄瑕録用 ”。
詞語分解
- 棄瑕的解釋 不追究缺點過失。《舊唐書·文苑傳中·李邕》:“伏惟敷含垢之道,存棄瑕之義,遠思 劇孟 ,近取 李邕 ,豈惟成愷悌之澤,實亦歸天下之望。” 明 陳子龍 《直糾大貪疏》:“洗濯肺腸,盡改往轍,以報朝廷棄
- 用的解釋 用 ò 使人或物發揮其功能:使用。用心。用兵。用武。 可供使用的:用品。用具。 進飯食的婉辭:用飯。 花費的錢財:費用。用項。用資。 物質使用的效果:功用。有用之才。 需要(多為否定):不用多說。 因
網絡擴展解釋
“棄瑕取用”是一個漢語成語,指不計較他人的缺點或過失,而根據其才能予以任用。以下是詳細解釋:
核心釋義
- 字面含義:“瑕”指玉上的斑點,比喻缺點或過失;“棄瑕”即忽略這些不足,“取用”則指選拔并任用人才。
- 引申義:強調在用人時注重實際才能,而非苛求完美,體現寬容和務實的用人觀。
出處與示例
- 最早出處:漢代陳琳的《為袁紹讨檄豫州》中提到“收羅英雄,棄暇取用”(“暇”通“瑕”)。
- 曆史用例:《三國志·吳志·朱據傳》記載“棄瑕取用,舉清厲濁”,主張以功績彌補過失,合理選拔人才。
用法與結構
- 語法功能:多作謂語或定語,用于描述用人策略,如“公司棄瑕取用,吸納了多名有潛力的新人”。
- 成語結構:并列式(“棄瑕”與“取用”并列),中性色彩,適用于正式或書面語境。
近義與對比
- 近義詞:棄瑕錄用(意義完全相同,僅表述差異)。
- 反義語境:與“吹毛求疵”“求全責備”等苛求完美的态度相反。
應用場景
適用于職場管理、曆史評述等領域,強調包容性的人才觀。例如,企業在招聘特殊技能人才時,可適當放寬對非核心缺點的要求,體現“棄瑕取用”的原則。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例句,可參考《三國志》或漢代檄文相關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二
棄瑕取用
《棄瑕取用》是一個成語,意思是舍棄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