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华丽的席具。古人称坐卧之铺垫用具为席。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惠休<怨别>》:“膏鑪絶沉燎,綺席生浮埃。” 南朝 梁 陆倕 《石阙铭》:“乃焚其綺席,弃彼寳衣。” 唐 皇甫松 《天仙子》词:“ 刘郎 此日别天仙,登綺席,泪珠滴,十二晚峯高歷歷。”
(2).盛美的筵席。 唐太宗 《帝京篇》之八:“玉酒泛云罍,兰殽陈綺席。” 明 无名氏 《精忠记·闻讣》:“多应是加官受赏拜丹墀,因此上无暇修书,何须忧忠,不久定有归期,重开綺席,那其间骨肉仍欢会。” 清 金农 《伎席咏落梅》之二:“离笛含愁綺席春,横 汾 咫尺隔芳津。”
“绮席”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qǐ xí,主要有两层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字面拆解
两种核心释义
诗词中的应用
扩展含义
明代文献中,“绮席”逐渐与家庭团聚、欢庆场景关联,如《精忠记·闻讣》中“重开绮席”暗含重逢的期待。
“绮席”既可指具体器物(华丽席具),也可抽象为宴席的盛大场面,是古代文学中表现富贵、庆典的常用意象。其词义演变反映了汉语词汇从具象到抽象的扩展特点。
《绮席》这个词是指精美华丽的绣制或编织的席子,常用于形容宴会、婚礼或重要场合的装饰。
《绮席》由“纟”、“乙”、“巾”、“而”、“帀”组成。
总共有13画。
《绮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最早见于《吕氏春秋》一书。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词汇渐渐被人们广泛使用。
《绮席》的繁体字为「綺席」。
在古时候,《绮席》的汉字写法可能稍有不同,毕竟文字演变与变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然而,这种变化对于现代人来说已经不再重要,我们通常使用的是现代汉字书写体系。
1. 婚礼上铺满了绮席,场面十分热闹。
2. 女儿的婚庆上,我们一家人亲手绣制了一条绮席。
华丽、织绣、精美、装饰
华丽、豪华、华美
简朴、素净、朴素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