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ise and retire] 起床和就寝
起卧定時是養身之道之一
起床與就寝。亦借指日常生活。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養生》:“慎節起卧,均適寒暄。” 唐 鄭棨 《開天傳信記》:“上於諸王友愛特甚,常思作長枕,與諸王同起卧。” 清 錢泳 《履園叢話·景賢·鄉賢二》:“飲食起卧,必躬自扶持,未敢稍怠。”
“起卧”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起卧”指起床與就寝,引申為日常生活作息。如《顔氏家訓》中“慎節起卧,均適寒暄”即強調規律作息對養生的重要性。
古代典籍
最早見于北齊顔之推《顔氏家訓·養生》:“慎節起卧,均適寒暄。”
唐代鄭棨《開天傳信記》記載唐玄宗“與諸王同起卧”,體現兄弟情誼。
現代用法
仍保留原義,多用于強調作息規律與健康的關系,如“起卧定時是養身之道”。
可通過漢典、查字典等來源查看完整釋義與古籍原文。
起卧是一個詞語,通常用來表示人們起床和睡覺的行為。起指的是站起身來或離開睡眠狀态,卧指的是躺下或進入睡眠狀态。
起卧的部首是走(走字旁),起卧的筆畫數分别為4畫和7畫。
起卧這個詞語的來源比較古老,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起和卧這兩個詞彙分别代表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動作,起床和睡覺。
起卧的繁體字是「起臥」。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起字的寫法是「起」,卧字的寫法是「臥」。
1. 他每天早上六點起床,晚上十點卧床。
2. 考試前的晚上,她怎麼也無法入眠,隻能躺在床上卧床思考。
起床、卧床、起立、卧榻、起身、卧室
起立、起身、起床
坐卧不安、卧而不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