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酋耳的意思、酋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酋耳的解釋

傳說中的獸名。似虎而大,尾特長。《逸周書·王會》:“酋耳者,身若虎豹,尾長參其身,食虎豹。” 唐 張鷟 《朝野佥載》卷二:“ 天後 中, 涪州 武龍 界多虎暴。有一獸似虎而絶大,日正中,逐一虎直入人家,噬殺之,亦不食其肉。自是縣界不復有虎矣。録奏,檢《瑞圖》乃酋耳。” 明 郎瑛 《七修類稿·事物四·虎》:“據是,則世間所見者皆彪,大於彪者為酋耳,小於彪者方為虎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酋耳”是中國古代文獻中記載的一種傳說中的猛獸,其含義和特征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1. 詞義與特征
    酋耳外形似虎豹但體型更大,最顯著的特征是尾巴極長,甚至能達到身體長度的三倍(《逸周書·王會》記載“尾長參其身”)。其兇猛程度超過普通虎豹,以虎豹為食,但自身不食獵物血肉,被古人視為能驅除虎患的瑞獸。

  2. 文獻記載

    • 《逸周書·王會》最早描述其“身若虎豹,食虎豹”;
    • 唐代《朝野佥載》記載武龍縣(今重慶涪陵)曾有酋耳現身噬虎,使當地虎患消失;
    • 明代《七修類稿》進一步分類:普通虎體型最小,彪次之,酋耳體型最大。
  3. 文化象征
    因具備驅虎特性,古代多将其與祥瑞關聯。例如唐代涪州事件後,官方通過《瑞圖》确認酋耳身份,側面反映其在傳統瑞獸體系中的地位。

如需查看具體古籍原文或更詳細分類,可參考《逸周書》《朝野佥載》等文獻,或訪問上述标注的搜索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酋耳》的意思

《酋耳》是一個漢字詞語。它指的是一種古代帝王中最高級别的封號或稱號。

拆分部首和筆畫

《酋耳》這個字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分别是“酉”和“耳”。其中,“酉”是水的容器象形,也是鳥類的一種,“耳”是人體感覺器官的意思。

這個字的總筆畫數為12畫。

來源和繁體

《酋耳》這個字在甲骨文中可以追溯到古代小篆字體。它的繁體字形為「酋耳」。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在古代,《酋耳》這個詞的寫法為「酋爾」。

例句

1. 古代帝王的封號中,最高級别的就是酋耳。

2. 酋耳是古代統治者的象征。

相關詞語

組詞:酋長、酋族、職酋。

近義詞:酋主、公主。

反義詞:臣子、百姓。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