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遒铎的意思、遒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遒铎的解釋

語出《書·胤征》:“遒人以木鐸徇于路。” 孔 傳:“木鐸,金鈴木舌,所以振文教。”後以“遒鐸”喻警世。 梁啟超 《新羅馬》楔子:“借雕蟲之小技,寓遒鐸之微言。”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遒铎”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與古代文化、政教傳播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遒铎”源自《尚書·胤征》中的記載:“遒人以木铎徇于路”,其中“遒人”是古代宣令官,“木铎”是一種以金屬為鈴、木為舌的響器,用于宣布政教法令或召集民衆。後引申為“警世”之意,比喻通過文教或言論警示世人。

2. 引證與出處

3. 用法與示例
該詞多用于文學或學術語境,強調以文化、言論引導或警示社會。例如:“文章雖短,卻含遒铎之深意。”

補充說明
“遒铎”在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主要見于古籍或仿古文體。如需進一步了解其近義詞或相關典故,可參考《尚書》注疏或古代禮制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遒铎

《遒铎》是一個雙音節的漢字詞,由“遒”和“铎”兩個字組成。這個詞在古代曾經用于形容鐘聲悠揚、威嚴的樣子。

拆分部首和筆畫

《遒铎》的“遒”字,是由部首“辵”和“厶”組成,總共有9畫;“铎”字由部首“金”和“兌”組成,總共有13畫。

來源

《遒铎》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樂器“铎”。铎是一種形狀像鐘的樂器,常用于慶祝和儀式上。而“遒”則表示其音響動聽、高亢的聲音。

繁體

《遒铎》的繁體字為「遒鐸」。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遒铎》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筆畫順序為先寫“铎”的左半部分,再寫“遒”的全部。

例句

1. 教堂的鈴聲響徹雲霄,清脆的《遒铎》聲讓人心曠神怡。

2. 她的嗓音宛如《遒铎》,引人注目。

組詞

遒馔(形容食物豐盛可口)、铎聲(指鐘聲)、遒勁(形容力量強大)、铎鳴(指鐘聲的響動)。

近義詞

铿锵、嘹亮、悠揚。

反義詞

柔和、低沉、沉悶。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