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遒铎的意思、遒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遒铎的解释

语出《书·胤征》:“遒人以木鐸徇于路。” 孔 传:“木鐸,金铃木舌,所以振文教。”后以“遒鐸”喻警世。 梁启超 《新罗马》楔子:“借雕虫之小技,寓遒鐸之微言。”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遒铎”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与古代文化、政教传播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遒铎”源自《尚书·胤征》中的记载:“遒人以木铎徇于路”,其中“遒人”是古代宣令官,“木铎”是一种以金属为铃、木为舌的响器,用于宣布政教法令或召集民众。后引申为“警世”之意,比喻通过文教或言论警示世人。

2. 引证与出处

3. 用法与示例
该词多用于文学或学术语境,强调以文化、言论引导或警示社会。例如:“文章虽短,却含遒铎之深意。”

补充说明
“遒铎”在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主要见于古籍或仿古文体。如需进一步了解其近义词或相关典故,可参考《尚书》注疏或古代礼制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遒铎

《遒铎》是一个双音节的汉字词,由“遒”和“铎”两个字组成。这个词在古代曾经用于形容钟声悠扬、威严的样子。

拆分部首和笔画

《遒铎》的“遒”字,是由部首“辵”和“厶”组成,总共有9画;“铎”字由部首“金”和“兌”组成,总共有13画。

来源

《遒铎》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乐器“铎”。铎是一种形状像钟的乐器,常用于庆祝和仪式上。而“遒”则表示其音响动听、高亢的声音。

繁体

《遒铎》的繁体字为「遒鐸」。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遒铎》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笔画顺序为先写“铎”的左半部分,再写“遒”的全部。

例句

1. 教堂的铃声响彻云霄,清脆的《遒铎》声让人心旷神怡。

2. 她的嗓音宛如《遒铎》,引人注目。

组词

遒馔(形容食物丰盛可口)、铎声(指钟声)、遒劲(形容力量强大)、铎鸣(指钟声的响动)。

近义词

铿锵、嘹亮、悠扬。

反义词

柔和、低沉、沉闷。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