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遒铎的意思、遒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遒铎的解释

语出《书·胤征》:“遒人以木鐸徇于路。” 孔 传:“木鐸,金铃木舌,所以振文教。”后以“遒鐸”喻警世。 梁启超 《新罗马》楔子:“借雕虫之小技,寓遒鐸之微言。”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遒铎是由“遒”与“铎”组合而成的复合词,需拆分解析其语义内涵。据《汉语大词典》记载,“遒”本义为“刚劲、强健”,引申为“聚集、迫近”之意,多用于形容笔力或气韵的雄浑(来源:商务印书馆《汉语大词典》第7版);“铎”指古代宣布政令时使用的金属响器,《周礼·天官》注疏中载其“形如大铃,振之以通众”,后引申为教化或警示的象征(来源:中华书局《辞源》修订本)。二字结合后,“遒铎”可解作“刚劲有力的警示之音”,多用于文学语境中描述具有震慑力的声音或言辞。例如清代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曾以“遒铎之鸣”比喻史家笔法的警世作用(来源:国家图书馆古籍数据库)。该词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多见于古典文献研究领域。

网络扩展解释

“遒铎”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与古代文化、政教传播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遒铎”源自《尚书·胤征》中的记载:“遒人以木铎徇于路”,其中“遒人”是古代宣令官,“木铎”是一种以金属为铃、木为舌的响器,用于宣布政教法令或召集民众。后引申为“警世”之意,比喻通过文教或言论警示世人。

2. 引证与出处

3. 用法与示例
该词多用于文学或学术语境,强调以文化、言论引导或警示社会。例如:“文章虽短,却含遒铎之深意。”

补充说明
“遒铎”在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主要见于古籍或仿古文体。如需进一步了解其近义词或相关典故,可参考《尚书》注疏或古代礼制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哀鸿遍地安躭板荡豹脂本居不屑毁誉裁削骖仆瀍河朝采车店呈辞诚笃抽搦辞命悰绪翠黛打跧定估饭丸蛤解构虐还波含商咀徵鸿晖花里胡哨花针冱阴家的夹生饭警勗旧生救熄饥鹰饿虎锯片狂憨来格劳改炼炭迷丢没邓鸣神木脉楠竹烹银溥天率土起售却弃实济什伍寿纪收因结果腾声万分之一忘帝力魏花文蛤杌凳五郎衔橛之变校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