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七體的意思、七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七體的解釋

(1).人體的眼、耳、口、鼻七孔。《國語·鄭語》:“和六律以聰耳,正七體以役心。” 韋昭 注:“七體,七竅也。”

(2).事物的七個部分。《管子·五輔》:“義有七體。七體者何?曰:孝悌慈惠以養親戚,恭敬忠信以事君上,中正比宜以行禮節,整齊撙詘以辟刑僇,纖嗇省用以備飢饉,敦懞純固以備禍亂,和協輯睦以備寇戎。凡此七者,義之體也。”《儀禮·士冠禮》“三醮有乾肉折俎” 唐 賈公彥 疏:“或為豚解而七體,以乾之,謂之乾肉。”

(3).指沿襲 漢 枚乘 《七發》而成的一種文體。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八篇:“由是遂有‘七’體,後之文士,仿作者衆, 漢 傅毅 有《七激》, 劉廣 有《七興》, 崔骃 有《七依》。”參見“ 七發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七體”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種解釋:

一、人體七竅

指人體的七個孔竅,包括眼、耳、口、鼻(共七孔)。該說法源自《國語·鄭語》中“正七體以役心”,韋昭注“七體”為七竅,強調感官與心智的關聯。


二、事物的七個部分

特指某些抽象概念的七個構成要素,例如:


三、文學體裁

指漢代形成的一種特殊賦體,特點為:

  1. 起源:由枚乘《七發》首創,通過主客問答形式鋪陳七事,形成“始邪末正”結構。
  2. 發展:後世文人如傅毅《七激》、曹植《七啟》等競相模仿,最終确立為獨立文體“七體”。
  3. 影響:奠定了漢賦的問答體式,對骈文和叙事文學有深遠影響。

以上内容綜合自古代文獻及權威辭典釋義。若需進一步考據,可查閱《國語》《管子》原文或漢賦研究專著。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七體》的意思

《七體》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七個身體或七種形态。這個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或物體具有七個不同的形态或特征。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七體》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一,拆分筆畫為三畫。

來源和繁體

《七體》在現代漢字中屬于新造詞,沒有來源于古代文字。目前尚未出現使用繁體字的情況。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經曆了多次變革。但是由于《七體》是一個新造詞,所以在古代并沒有這個詞的寫法。

例句

1. 這幅畫展示了生命的《七體》,每個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在其中的位置。

2. 這支舞蹈表演了花朵的《七體》,展現出了花朵的各個階段的美麗。

組詞

1. 七段:指的是由七個部分組成的一段文字或故事。

2. 七重:意為有七種不同的層次或程度。

3. 七彩:指的是七種顔色混合在一起形成的多彩的色彩。

近義詞

1. 七種

2. 七個

3. 七樣

反義詞

1. 一體

2. 同體

3. 統一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