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乞讨。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 康僧淵 初過 江 ,未有知者,恒周旋市肆,乞索以自營。”《資治通鑒·唐肅宗乾元元年》:“ 泉明 詣親故乞索,隨所得多少贖之。” 元 王恽 《覓風字歙硯詩贈侍其府尹》:“書生乞索态,殆是心貪邪?”
(2).化緣。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崇真寺》:“詔不聽持經像沿路乞索。”
(3).索取。 宋 葉適 《宋武翼邵君墓志銘》:“場監至賤也,走書乞索日至。”
“乞索”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qǐ suǒ,其含義可從以下三個層面解析:
“乞索”涵蓋生存需求、宗教行為及主動索取三層含義,具體釋義需結合語境判斷。
乞索(qǐ suǒ)是一個動詞詞彙,表示乞求或索取。下面将為您介紹關于乞索的拆分部首和筆畫數、來源、繁體形式、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詞彙。
乞索的拼音是qǐ suǒ。它的部首是丿(piě)和囗(wéi),共有9畫。
乞索一詞來源于古代漢字,乞意為乞求,索意為搜尋。乞求他人給予或索取物品與資源的行為都可以稱為乞索。
乞索的繁體形式為乞索。
在古代,乞索的寫法有時會稍有不同。例如,有時乞可以寫作乞,索可以寫作索。古時候的書寫形式和現代漢字有所區别。
以下是幾個可以用到乞索的例句:
1. 他乞索着一些食物,因為他已經很饑餓了。
2. 他乞索了一些資金來開展他的研究。
3. 在這個艱難的時期,人們常常不得不乞索幫助。
與乞索相關的組詞有:
1. 乞求:請求别人給予或做某事。
2. 乞讨:乞求施舍。
3. 探索:探尋、尋找。
與乞索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1. 求取:請求獲得。
2. 檢索:查找、搜尋。
3. 追求:追逐、追尋。
與乞索意思相反的詞語有:
1. 施予:給予、分發。
2. 放棄:主動放下、不再争取。
3. 拒絕:不予以滿足、拒絕接受。
以上就是關于乞索的相關内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