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七書的意思、七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七書的解釋

宋 元豐 間頒行的武學生應試必讀的七種兵書。即《孫子》、《吳子》、《六韬》、《司馬法》、《黃石公三略》、《尉缭子》、《李衛公問對》,又稱“武經七書”。《宋史·選舉志三》:“凡武學生,習‘七書’兵法、步騎射。”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七書”在漢語詞典及典籍中有多重含義,需結合不同曆史語境進行解讀:

  1. 儒家典籍的統稱

    宋代以後部分學者将《大學》《中庸》《論語》《孟子》《詩經》《尚書》《禮記》合稱為“七書”,作為儒學核心經典體系的延伸,與“四書五經”體系存在交叉關聯。此分類多見于明清私塾教育文獻中。

  2. 武學文獻的專指

    在軍事領域特指《武經七書》,包括《孫子》《吳子》《六韬》《司馬法》《三略》《尉缭子》《李衛公問對》七部兵書,宋代官方列為武學必修教材。該定義在《中國兵書集成》等權威研究著作中有明确記載。

  3. 日本漢學中的概念

    日本江戶時代學者山井鼎在《七經孟子考文》中提出的“七書”指《易》《書》《詩》《春秋》《禮記》《論語》《孝經》,反映了東亞漢學體系的獨特性。

  4. 清代考據學分類

    乾嘉學派曾将《說文解字》《爾雅》《廣韻》《玉篇》《類篇》《字彙》《正字通》七部字書合稱“七書”,作為文字學研究的基礎文獻群。

網絡擴展解釋

“七書”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但根據權威資料,其核心含義更傾向于軍事典籍的合集:

一、核心含義:武經七書(主流解釋)

七書指北宋元豐年間(1078-1085年)官方頒行的七部軍事經典,合稱“武經七書”,是古代武科舉的必讀教材。具體包括:

  1. 《孫子》
  2. 《吳子》
  3. 《六韬》
  4. 《司馬法》
  5. 《黃石公三略》
  6. 《尉缭子》
  7. 《李衛公問對》(即唐太宗與李靖的軍事問答錄)

曆史背景:宋代為選拔軍事人才,将七部兵書彙編為《武經七書》,成為武學生考試和将領研習的核心内容(《宋史·選舉志》記載)。


二、其他釋義(需謹慎參考)

少數資料提到“七書”指由七個字組成的文章或書籍,但此解釋未見于權威軍事或曆史文獻,可能與詞語的誤用或衍生義相關。


建議:若需深入研究,可參考《宋史》或《武經七書》原典,或通過權威詞典(如漢典)進一步查證。

别人正在浏覽...

百節白眚邦社杯觥交雜備預不虞綳巴吊拷蝙蝠不自見,笑他梁上鷰變古易常徧儛持寄黜刺廚具風馳電卷風駟風言醋語工藝流程詭毳殊章貴坦郭況穴橫天紅繩系足洪憲喉蛾戶橉家累千金,坐不垂堂绛帻家鴨空夢良緣憐鑒曆井扪天六鑿隆宗騾車埋藏鳴陽鳳木佬佬内家妝撚船女娲補天頖國旁迕愆痾千歲愆淫竅要穹天求馬于唐市虬髭泉宮三陽沈潛沈怨耍猴兒叔妹蒜瓣傝茸兔影問筶鄉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