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七始的意思、七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七始的解釋

(1).古代樂論,以十二律中的黃鐘、林鐘、太簇為天地人之始;姑洗、蕤賓、南呂、應鐘為春夏秋冬之始,合稱“七始”。見 宋 王應麟 《小學绀珠·律曆·七始》。《尚書大傳》卷一下:“故聖王巡十有二州,觀其風俗,習其性情,因論十有二俗,定以六律、五聲、八音、七始。” 鄭玄 注:“七始,黃鐘,林鐘、大蔟、南呂、姑洗、應鐘、蕤賓也。”《隋書·音樂志上》:“ 漢 雅樂郎 杜夔 ,能曉樂事,八音七始,靡不兼該。”

(2).作為樂曲名。《漢書·禮樂志》引《安世房中歌》之二:“《七始》《華始》,肅倡和聲。” 顔師古 注引 孟康 曰:“七始,天、地、四時、人之始。華始,萬物英華之始也。以為樂名,如《六英》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七始是古代漢語中一個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的複合詞,主要涉及音律和曆法兩大領域,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展開:

1. 音律學概念

在音樂理論中,“七始”指構成音階的七個基本音級,即宮、商、角、徵、羽、變宮、變徵。據《樂緯》記載,這七音對應天地四時之氣,是“天地人”三才和諧的表現。漢代典籍《漢書·律曆志》進一步将七始與十二月令、二十四節氣相配,形成天人合一的音樂哲學體系。

2. 曆法術語

《尚書·舜典》記載“協時月正日,同律度量衡”,注疏家認為“七始”即指日、月、五星(金木水火土)的運行起始,象征宇宙秩序的開端。這種解釋被唐代孔穎達《五經正義》所繼承,成為科舉考試的标準釋義之一。

3. 文化象征意義

在《文心雕龍·樂府》中,劉勰提出“七始華始,樂之綱紀”,将七始視為禮樂文明的根基。此概念影響了東亞漢字文化圈的和聲理論,如日本雅樂的“七聲調式”便源于此說。

現代《漢語大詞典》(第2版)綜合曆代注疏,将“七始”定義為:“①古代樂論指音階七音的起始;②古代曆法指日、月、五星運行的起點”。該詞現多用于研究中國古代音樂史和天文曆法領域,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網絡擴展解釋

“七始”是中國古代樂論中的一個術語,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釋:

一、音樂理論中的概念

根據記載:

  1. 構成原理:将十二律中的七律分為兩組:

    • 天地人之始:黃鐘(天)、林鐘(地)、太簇(人)
    • 四季之始:姑洗(春)、蕤賓(夏)、南呂(秋)、應鐘(冬) 這七律合稱“七始”,象征宇宙萬物的開端。
  2. 文化内涵:該理論體現了古代“天人合一”思想,通過音律将自然時序與人文秩序相關聯,如《隋書·音樂志》提到“八音七始,靡不兼該”。

二、作為樂曲名稱

《漢書·禮樂志》記載的《安世房中歌》中有“《七始》《華始》,肅倡和聲”,此處“七始”指代一首禮樂作品,其創作意圖是通過音樂表達對天地四時與人類起源的崇敬。

補充說明

需注意不同文獻對“七始”具體律名的記載略有差異,如《尚書大傳》鄭玄注将南呂、應鐘歸入七始,而部分典籍未明确四季對應的律名。此概念主要見于漢代以前的音樂理論體系。

别人正在浏覽...

鼇頭獨占标號伯鸾吃飛醋馳馬綢績淙淙觕惡帶管蕩揚登塗地速洞光杜門哆弄餓殺感傳甘馔高翔遠翥管仲沽泊旱石好姱橫金拖玉橫嶺核剖哄市虹飲畫道解懸罽錦矜伐警辯精緻糾擾咎祟客侶老太兩姓靈獸立雪鸾縧蠻僥幎目逆迹尼院器愛散赈掃數善逝少奶生殺與奪酸箕損年鐵嘴王尊叱馭韡如汙潴鮮秾械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