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七始的意思、七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七始的解释

(1).古代乐论,以十二律中的黄钟、林钟、太簇为天地人之始;姑洗、蕤宾、南吕、应钟为春夏秋冬之始,合称“七始”。见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律历·七始》。《尚书大传》卷一下:“故圣王巡十有二州,观其风俗,习其性情,因论十有二俗,定以六律、五声、八音、七始。” 郑玄 注:“七始,黄鐘,林鐘、大蔟、南吕、姑洗、应鐘、蕤宾也。”《隋书·音乐志上》:“ 汉 雅乐郎 杜夔 ,能晓乐事,八音七始,靡不兼该。”

(2).作为乐曲名。《汉书·礼乐志》引《安世房中歌》之二:“《七始》《华始》,肃倡和声。”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七始,天、地、四时、人之始。华始,万物英华之始也。以为乐名,如《六英》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七始是古代汉语中一个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的复合词,主要涉及音律和历法两大领域,其释义可从以下角度展开:

1. 音律学概念

在音乐理论中,“七始”指构成音阶的七个基本音级,即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据《乐纬》记载,这七音对应天地四时之气,是“天地人”三才和谐的表现。汉代典籍《汉书·律历志》进一步将七始与十二月令、二十四节气相配,形成天人合一的音乐哲学体系。

2. 历法术语

《尚书·舜典》记载“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注疏家认为“七始”即指日、月、五星(金木水火土)的运行起始,象征宇宙秩序的开端。这种解释被唐代孔颖达《五经正义》所继承,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释义之一。

3. 文化象征意义

在《文心雕龙·乐府》中,刘勰提出“七始华始,乐之纲纪”,将七始视为礼乐文明的根基。此概念影响了东亚汉字文化圈的和声理论,如日本雅乐的“七声调式”便源于此说。

现代《汉语大词典》(第2版)综合历代注疏,将“七始”定义为:“①古代乐论指音阶七音的起始;②古代历法指日、月、五星运行的起点”。该词现多用于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和天文历法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网络扩展解释

“七始”是中国古代乐论中的一个术语,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释:

一、音乐理论中的概念

根据记载:

  1. 构成原理:将十二律中的七律分为两组:

    • 天地人之始:黄钟(天)、林钟(地)、太簇(人)
    • 四季之始:姑洗(春)、蕤宾(夏)、南吕(秋)、应钟(冬) 这七律合称“七始”,象征宇宙万物的开端。
  2. 文化内涵:该理论体现了古代“天人合一”思想,通过音律将自然时序与人文秩序相关联,如《隋书·音乐志》提到“八音七始,靡不兼该”。

二、作为乐曲名称

《汉书·礼乐志》记载的《安世房中歌》中有“《七始》《华始》,肃倡和声”,此处“七始”指代一首礼乐作品,其创作意图是通过音乐表达对天地四时与人类起源的崇敬。

补充说明

需注意不同文献对“七始”具体律名的记载略有差异,如《尚书大传》郑玄注将南吕、应钟归入七始,而部分典籍未明确四季对应的律名。此概念主要见于汉代以前的音乐理论体系。

别人正在浏览...

不违残篇颤掣舛剥都念子断槎多瘿风级表愤踊浮世钢釺干直恭职关由花唇晃耀患难与共环翊花颜豁眼检防奸欺鞬辀劫剂及时雨浚泻开霁开释麳麰里间林坵铝土矿麦英慢心毛举细故明烈鮎鱼上竿蟠桃嘉会髼头喷管铺海青龙刀劝阻榷易善视少色盛君申用矢旝时飨疏闇讨取网咖问革乌榜乌膏闲适消坏嚣浊袭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