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棄身的意思、棄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棄身的解釋

(1).猶舍身。 三國 魏 曹植 《白馬篇》:“長驅蹈 匈奴 ,左顧淩 鮮卑 ,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

(2).謂不顧自身的名聲。《梁書·徐勉傳》:“非徒棄日,乃是棄身,身名美惡,豈不大哉!可不慎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棄身,漢語複合詞,由"棄"(舍棄)和"身"(身體/生命)構成,其核心含義指主動舍棄生命或身體的行為。根據《漢語大詞典》(1997年版)釋義,該詞包含以下三個層面:

一、基本詞義 指以決絕态度犧牲生命,常見于古代戰争語境,如曹植《白馬篇》"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樂府詩集》卷六十三),展現将士為保家衛國自願置身險境的壯烈精神。

二、引申詞義 《現代漢語詞源》(2003年)記載其擴展為對自我價值的否定,如唐代李華《吊古戰場文》"生也何恩,殺之何咎"中對戰争摧殘生命的反思,體現對個體存在意義的深層叩問。

三、文化内涵 據《中國哲學大辭典》(2010年修訂版)分析,該詞承載着儒家"舍生取義"與道家"貴身重生"的思想碰撞,在《孝經·開宗明義》"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的訓誡中形成特殊的倫理張力。

網絡擴展解釋

“棄身”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及用法:

一、基本解釋

  1. 舍身犧牲
    指為了追求正義、理想或國家利益,甘願舍棄自身安危甚至生命。常見于描述英雄、烈士等人物,如三國時期曹植《白馬篇》中“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體現将士為國赴死的無畏精神。

  2. 不顧自身名聲
    指不重視個人名譽或社會評價。如《梁書·徐勉傳》提到“非徒棄日,乃是棄身,身名美惡,豈不大哉”,強調對名節的輕視可能帶來負面影響。


二、使用場景


三、近義詞與關聯詞


四、例句解析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白馬篇》及《梁書·徐勉傳》的原文分析。

别人正在浏覽...

八戒傍貫抱殘守缺裁使踹營垂鈎擋車豆秧笃思乖劣顧姑和酬黑錫壞裳爲袴昏煩呼虓江濆吉財觊奪盡人皆知脊椎炎絶潢矩方跼高天蹐厚地具區開折恪守不渝空帛寬適淋巴結麥籠厖澒漫無邊際氓俗末親内金捏名排兒平弱潛驚怯畏輕直區明讓木汝窰三姑神白猨睡卧不甯説是弄非四絕私窠子夙夜不解天子妃抟飛團緣團子甕聲烏蠻髻五色土銷聲匿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