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暗貌。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查牙山洞》:“底際一竇,蛇行可入,燭之,漆漆然暗深不測。”
恭敬謹慎貌。《禮記·祭義》:“子之言祭,濟濟漆漆然,何也?” 孔穎達 疏:“漆漆者,容也,自反也,謂容貌自反覆而修正也。” 明 王廷相 《慎言·文王》:“《小雅》, 西周 之典禮也, 成王 、 周公 之盛,久矣而不可復也。振振乎,其民之思乎!漆漆乎,民之怨不可釋乎! 幽 厲 愧於繼述矣。” 清 黃宗羲 《汪碩公墓表》:“君諱 希旦 ,字 碩公 ,家貧力田,養親不以菽水弛漆漆之敬。”
“漆漆”是一個疊詞,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有兩種解釋:
黑暗貌
指昏暗、漆黑的狀态。例如清代蒲松齡在《聊齋志異·查牙山洞》中描述:“燭之,漆漆然暗深不測”。這裡的“漆漆”通過疊用強化了幽暗深邃的視覺效果。
恭敬謹慎貌
形容儀态莊重、嚴謹。出自《禮記·祭義》:“子之言祭,濟濟漆漆然,何也?”孔穎達注疏稱,“漆漆”表示容貌反複修正後的恭敬之态。明代王廷相在《慎言·文王》中也用“漆漆乎”表達民衆的怨念難以釋懷的謹慎情緒。
漆漆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非常黑暗、昏暗的意思。
漆漆拆分為“漆”和“漆”,其中“漆”是上部,表示與漆相關的意思,“漆”則是下部,表示由液體固化成與其具有相當強度和緻密度的物質。
根據《漢字源流字典》,漆漆的總筆畫數為12畫。
漆漆一詞最早見于《史記·孟子荀卿列傳》,通常指黑暗、陰森、閉塞等意境。
繁體字為「漆漆」。
根據《康熙字典》,古時候漆漆的寫法為「漆」+「漆」。
1. 夜晚的山洞裡漆漆一片。
2. 暴風雨過後,整個城市陷入了漆漆的黑暗。
漆黑、漆壁、漆皮、漆器、漆工
幽暗、昏暗、黑暗、陰暗
明亮、光明、照亮、晴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