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窮理盡性的意思、窮理盡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窮理盡性的解釋

窮究天地萬物之理與性。《易·說卦》:“窮理盡性以至於命。” 金 王若虛 《論語辨惑二》:“夫窮理盡性,然後能作《易》,何憂患之有?” 清 龔自珍 《抱小》:“若夫天命之奧,大道之任,窮理盡性之謀,高明廣大之用,不曰不可得聞,則曰俟異日。”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窮理盡性”是漢語中具有哲學深度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包含兩層遞進關系:一為探究事物本質規律(窮理),二為實現人性本真境界(盡性)。該詞最早見于《周易·說卦傳》,原文“窮理盡性以至于命”被後世儒家學者視為修身治學的終極目标。

從詞源學角度解析:

  1. 窮理:“窮”取《說文解字》“極也”之意,指徹底推究;“理”在《康熙字典》中釋為“治玉也”,引申為事物内在紋理與規律。
  2. 盡性:“盡”含完全實現之義,“性”在《孟子·盡心上》中特指“天命之謂性”,強調人内在的道德禀賦。

在學術傳承中,北宋程颢提出“窮理則盡性,盡性則知天命”(《二程遺書》),将認識論與心性論統一。朱熹在《四書章句集注》中進一步闡釋:“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形成系統的格物緻知理論。

現代漢語詞典如《辭海》将其定義為“徹底探究事物的道理,透徹了解人類的本性”,這一解釋融合了傳統哲學與現代語義學研究成果。北京大學《中國哲學史》教材将其定位為“宋明理學認識論與修養論的核心命題”。

網絡擴展解釋

“窮理盡性”是一個源自《易經》的成語,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指徹底推究事物的根本原理,透徹洞悉人類的本性。最初用于描述探究自然規律與人性本質的哲學追求,後引申為泛指深入探究事理。


逐字解析


出處與演變

  1. 經典出處:最早見于《周易·說卦》:“窮理盡性,以至于命。”,意為通過探究萬物之理與人性本質,最終通達天命。
  2. 後世用法:明清文獻中多用于學術領域,如清代方宗誠《桐城文錄序》提到“務為窮理盡性之學”,強調對學問的深度鑽研。

用法與示例


擴展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用例,可參考《周易》原文或清代桐城派相關著作。

别人正在浏覽...

闇塞抱成一團備多力分奔退表疏波斯灣不惡承顔綢緞得意之色底根兒房俎肥甘輕暖飛來禍封賜府試膚粟股栗鼓闆害人韓蝶話巴環絙講唱交領譏禁舊山酒稅峻舻潦倒獠面利劍臨人柳煙花霧黎園亂化漫雲沒骨圖亹源面谏缪結逆入平出拍達請訴欺上罔下全算澀鍊詩軸四暢嗣訓同一未遂問事杖物範烏煙向前痫痙枭販枭桃曉止心比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