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美食,盛宴。 唐 李峤 《晚秋喜雨》詩:“禦車遷玉殿,薦菲徹瓊羞。” 唐 李白 《秋日于太原南栅餞陽曲王贊公賈少公石艾尹少公應舉赴上都序》:“瓊羞霞開,羽觴電舉。”
“瓊羞”是一個漢語詞彙,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權威資料辨析:
主流含義(形容美食/盛宴)
根據漢典等古籍引用,該詞最早見于唐代詩文:
次要含義(形容女子嬌羞)
部分現代詞典将其拆解為“瓊(美玉)+羞(害羞)”,引申形容女子羞澀之态。但此釋義缺乏明确古籍出處,可能是現代引申義。
建議使用場景:
在文學創作或學術讨論中,優先采用“美食/盛宴”的傳統釋義;若需使用“女子嬌羞”之義,建議标注為現代引申用法以避免歧義。
瓊羞(qióng xiū)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表示美麗而害羞的樣子。它通常用來形容女性在出現美好事物或遇到喜悅時的反應,故有時也可以表示内心的高興和興奮。
瓊羞由兩個部首組成,其中“瓊”字的部首是玉,而“羞”字的部首是罒。它們的筆畫分别為“瓊”字14畫,而“羞”字9畫。
瓊羞一詞源于古代文學作品《紅樓夢》,出自賈寶玉所著的《秋花寶鑒》中的一首詩:“金鱗琴裡梵聲殘,鐘鳴花上坐、睡聞。一自夜闌風細細,千家分向月邊行。雲簾數片秋風起,滿架葡萄未紫青。悔昔先賢留此景,瓊羞忽憶故山行。”該詩用瓊羞來形容賈寶玉在聽到美妙的音樂時的羞澀和害羞。
繁體字中,“瓊”字的簡化形為“瓊”,而“羞”字則沒有顯著的變化。
在古時的漢字寫法中,瓊字的寫法稍有不同。古代有官話用俗字的叫法,瓊字的另一種寫法為“瓊”,它的字形略有變化,但意思是相同的。
1. 她看到精美的飾品,臉上綻放出了一絲瓊羞之色。
2. 她在大庭廣衆之下聽到誇獎的話,立刻羞得滿臉紅霞,一派瓊羞之态。
瓊羞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成新詞,例如:
1. 瓊羞美人:指容貌美麗而害羞的女子。
2. 瓊羞玉潤:形容美女的容顔嬌嫩而害羞的樣子。
3. 瓊羞玉照:形容美女的容顔,如同瓊玉一般美麗而嬌羞。
近義詞:羞澀、嬌羞、害羞、忸怩。
反義詞:開朗、大方、灑脫、無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