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親身了解,直接知道。《墨子·經說下》:“外,親智也;室中,説智也。”
(2).接近有知識的人。《逸周書·本典》:“智能親智,仁能親仁,義能親義,德能親德,武能親武。”
“親智”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qīn zhì,主要包含兩層含義,在不同語境中可延伸出更豐富的解讀:
親身了解,直接獲取知識
強調通過親身體驗或實踐來認知事物,而非僅依賴他人傳授或間接信息。例如《墨子·經說下》中的“外,親智也”,即指通過外部觀察直接獲得智慧。
接近有學識的人
指主動與智者、學者交往,從他們的經驗與見解中學習。《逸周書·本典》提到“智能親智,仁能親仁”,即主張通過親近智者來提升自身修養。
哲學内涵
在《墨子》和《逸周書》中,“親智”被賦予方法論意義,認為智慧需結合直接觀察(“外”)與邏輯分析(“室中,說智也”),體現古代對認知方式的辯證思考。
現代應用場景
該詞可用于鼓勵獨立思考與主動學習。例如在教育領域,倡導學生“親智”即指培養探索精神和批判性思維,而非被動接受知識。
近義表達
如“躬行實踐”(強調親身實踐)、“見賢思齊”(強調向賢者學習)。
反義對比
與“閉門造車”“道聽途說”等詞相對,凸顯“親智”強調的直接性與主動性。
“親智”既是一種認知方式,也是一種學習态度,融合了實踐與向學的雙重智慧。如需進一步探讨古籍原文或現代用例,可參考《墨子》《逸周書》等文獻。
親智是一個漢字詞語,由親和智慧兩個字組成。親和表示親密合得來的意思,智慧表示聰明才智的意思。因此,親智可以理解為對某人的親密與聰明才智的同等評價。
親智的部首是亻(人字旁)和心(心字旁),分别代表人類和情感。根據漢字書寫規範,親智的總筆畫數為12畫。
親智一詞可以追溯到《左傳》中的使用。在繁體中,親智的寫法為「親智」。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親智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不過,由于現代簡化字的推廣,大部分人已經習慣于使用現代的寫法。
1. 他是我認識的人中最親智的一個。 2. 她的親智使她在團隊中成為了領導者。
親智能夠與其他詞語組合成許多新詞。例如:
- 親智關系:指的是親密和智慧之間的關聯。
- 親智教育:強調親密關系和智慧教育相結合的教育理念。
- 親智能力:指的是個人在親密關系和智慧方面的能力。
近義詞:親和、聰明、博學
反義詞:疏離、愚笨、無知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