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說 蕭史 善吹6*箫作鳳鳴, 秦穆公 以女 弄玉 妻之。後兩人俱仙去。見 漢 劉向 《列仙傳》。 宋 王禹偁 《慰公主薨表》:“雲愁 魯 館,風咽 秦 簫,驂鸞轡以飇馳,慘龍頭而雪泣。”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彈絲》:“倩龍池和鳳沼,寡鵠望 秦 簫,孤鸞怯 楚 腰。” 清 吳偉業 《思陵長公主挽詩》:“ 秦 簫吹斷續, 楚 挽哭滄浪。”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秦箫漢語 快速查詢。
關于“秦箫”的詞義解釋如下:
“秦箫”指古代秦國使用的箫類樂器,後引申為美妙音樂的代稱,常用于形容音色柔和、意境悠遠的樂曲。
傳說背景
據《列仙傳》記載,蕭史善吹箫作鳳鳴,秦穆公将女兒弄玉嫁給他。兩人後來乘龍鳳升仙,因此“秦箫”常與這一神話關聯,象征超凡脫俗的音樂。
樂器特征
秦箫屬于竹制管樂器,單管直吹,有六個音孔,音色清幽。曆史上排箫也曾被稱為“秦箫”,其形制多樣,常用于宮廷雅樂或文人集會。
現多用于詩歌或文學創作中,既可指代傳統箫樂,也可隱喻高雅藝術或知音難覓的意境。
若有進一步探究需求,可參考古籍《列仙傳》或相關音樂史文獻。
《秦箫》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古代用作樂器的一種箫。箫是一種古代的吹奏樂器,由竹制成,有多個音孔和吹孔,通過吹氣和手指遮擋音孔的不同組合來産生不同的音調。
《秦箫》這個詞可以拆分為「禾(he)」和「竹(zhu)」兩個部首。在「禾」字旁邊有一個「凵(kan)」部首,表示這個漢字是一個用來表示物體的字。《秦箫》一共有11個筆畫,「禾(he)」部首占據了前2個筆畫,而「竹(zhu)」部首占據了後9個筆畫。
《秦箫》這個詞的來源與古代樂器箫有關。箫作為一種古老的樂器在中國曆史上非常有名。而《秦箫》這個詞的來源則可能是因為箫在秦朝時期非常受到重視和流行。
繁體字「秦箫」的寫法與簡體字一緻,沒有差異。
在古代,字體的形态和書寫方式與現代有所不同。對于《秦箫》這個詞來說,古代使用篆書或者隸書來書寫,字形以及筆畫可能略有差異。然而,這隻是書寫方式的變化,詞語本身的意思并沒有改變。
1. 他張口吹奏起一曲《秦箫》,優美的音樂立刻充滿了整個房間。
2. 在古代宮廷中,秦箫常常被用來伴奏舞蹈和吟詩。
秦朝、箫曲、敲擊樂、古樂器、演奏家等
竹笛、竹箫、吹管、吹笛
弦樂、打擊樂、鍵盤樂器、撥弦樂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