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親賢的意思、親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親賢的解釋

(1).喜愛賢能的。《禮記·表記》:“今父之親子也,親賢而下無能。” 孔穎達 疏:“言父之於子若見賢者,則親愛之,若見無能者,則下6*賤之。”

(2).親近賢人,愛慕賢才。《晉書·孝懷帝紀》:“二相經營王室,志寧社稷,儲貳之重,宜歸時望,親賢之舉,非大王而誰?” 唐 韓愈 《順宗實錄三》:“爾其尊師重傅,親賢遠佞。” 清 吳敏樹 《與楊性農書》:“ 性農 非有求託於 吉安 者,非假光寵於 吉安 者,其親賢善友,而欲偕之於道,素意固然也。”

(3).親戚與賢臣。《文選·任昉<齊竟陵文宣王行狀>》:“地尊禮絶,親賢莫貳。” 呂向 注:“位居尊重之地,與百官禮儀隔絶,則親戚賢臣皆無有二心也。”《南史·宋宗室及諸王傳上論》:“自古帝王之興,雖係之于歷數,至於經啟多難,莫不兼藉親賢。” 唐 杜甫 《有感》詩之四:“授鉞親賢往,卑宮制詔遙。”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親賢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親賢”一詞在古漢語中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其釋義及來源可綜合多個權威文獻歸納如下:

一、核心釋義

  1. 喜愛賢能
    指對具備才能或德行的人持欣賞态度。如《禮記·表記》記載:“今父之親子也,親賢而下無能。”孔穎達注釋稱:“若見賢者則親愛之,若見無能者則下賤之。”

  2. 親近賢人
    強調主動接近并效仿賢才。例如《晉書·孝懷帝紀》提到“親賢之舉,非大王而誰”,韓愈在《順宗實錄》中亦主張“親賢遠佞”。

  3. 指代群體
    可特指“親戚與賢臣”,如《文選·任昉<齊竟陵文宣王行狀>》中“親賢莫貳”即指親屬與賢臣均無二心。

二、延伸解析

三、近義關聯

與“禮賢下士”“任人唯賢”等成語存在語義關聯,均強調對賢者的重視。需注意語境差異:“親賢”更側重主動親近,而“禮賢”偏重禮節性尊重。

如需查閱具體古籍原文或更多用例,可參考《禮記》《晉書》等典籍,或訪問滬江線上詞典等專業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親賢

《親賢》是一個含有深刻哲理的詞彙,意為親近和崇尚賢良之人。這個詞由兩個漢字組成——“親”和“賢”,分别代表着關系親近和有才德的人。親賢之義體現了人們對于德才兼備的人的崇拜和追求。

拆分部首和筆畫

“親”這個字的部首是“人”,它由2個筆畫組成。而“賢”這個字的部首是“貝”,它由8個筆畫組成。

來源和繁體

《親賢》一詞源自《論語》中的一句話:“親親,仁者也,親親,智者也。”這句話強調了親近賢德之人的重要性。

在繁體中,這個詞的寫法是「親賢」。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這個詞有時也會寫作「親賢」。不同的時期和地區有不同的寫法,但意義相同。

例句

1. 他一直深信親賢重要,所以和那位有德有才的老師保持良好的關系。

2. 領導教我們要親賢貴才,為人民的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組詞

1. 親近:表示關系密切,相處融洽。

2. 賢明:表示有才智,聰明明智。

3. 親友:表示親戚和朋友。

4. 賢士:表示有德行和才能的人。

近義詞

1. 敬仰:表示對人的尊敬和崇拜。

2. 推崇:表示對人的崇敬和器重。

3. 崇尚:表示對某種價值觀念的推崇和崇拜。

反義詞

1. 近憂:表示對壞人或有害之物的親近和崇拜。

2. 近暴:表示對暴力和邪惡的親近和追求。

3. 遠離:表示保持距離,不與之接觸。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