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列子·楊朱》:“昔人有美戎菽、甘枲莖芹萍子者,對鄉豪稱之。鄉豪取而甞之,蜇於口,慘於腹。衆哂而怨之,其人大慙。”後因以“芹獻”為禮品菲薄的謙詞。《西遊記》第二七回:“如不棄嫌,願表芹獻。” 清 黃遵憲 《度遼将軍歌》:“願以區區當芹獻,藉充歲币少補償。” 郭沫若 《蘇聯紀行·前記》:“我現在索性把我這幾十天的日記傾箱倒箧地整理出來,作為芹獻。”
“芹獻”是一個漢語謙辭,主要用于以下兩種情境的謙稱:
謙稱禮物菲薄
指贈送他人禮物時,自謙禮品微薄或不值錢。例如《西遊記》第二七回:“如不棄嫌,願表芹獻。”
典故源于《列子·楊朱》,記載有人誤以為野芹菜是美味,獻給鄉鄰卻遭嘲笑,後以此比喻自謙心意或物品的粗陋。
謙稱建議淺陋
引申為對他人提出的建議或意見時的自謙,表示見解粗淺。如杜甫《槐葉冷淘》中“獻芹則小小,薦藻明區區”。
如果需要進一步了解典故細節或文學作品中的實例,可參考《列子》《昭明文選》等典籍。
《芹獻》是指菜肴中添加芹菜并獻給貴賓或宴客。這個詞用于形容烹饪中的一種特殊做法。
《芹獻》這個詞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别是芹和獻。
芹的部首是艹,總計5畫。
獻的部首是犬,總計5畫。
《芹獻》這個詞的來源是中國古代的烹饪文化和宴會禮儀,當時人們在舉辦宴會時會用芹菜作為一種特殊的食材,獻給貴賓以示敬意。
繁體字“芹獻”和簡體字《芹獻》的意思相同,隻是書寫形式不同。
根據古代漢字簡體化的發展過程,古時候《芹獻》這個詞的寫法較為繁瑣,類似于“芟獻”、“芹獻”等。
1. 今晚的晚宴上,廚師特别準備了芹獻,為了表達對貴賓的尊敬。
2. 被贊譽為高手的廚師将一道色香味俱佳的芹獻端上餐桌。
菜肴、烹饪、貴賓、宴客
菜品、獻菜、饋贈
自用、私藏、保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