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ife and children] 妻子和兒女
宜爾室家,樂爾妻帑。——《詩·小雅·常棣》
見“ 妻帑 ”。
“妻孥”是一個漢語詞彙,其詳細解釋如下:
古代文獻:
該詞最早見于《詩經·小雅·常棣》:“宜爾室家,樂爾妻帑。”這裡的“帑”通“孥”,意為子女。
其他用例包括杜甫《羌村》中“妻孥怪我在,驚定還拭淚”,以及《明史》記載王冕“攜妻孥隱九裡山”。
詞義演變:
“妻孥”與“妻帑”在古代文獻中互通,現代漢語更常用“妻孥”表示“妻子與子女”,屬于書面語,多用于文學作品或曆史叙述中。
如需更全面的詩詞引用或曆史典故,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典文學著作。
《妻孥》是一個常用的成語,意思是指妻子和子女,特别是指妻子和兒女在一起。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一個家庭和睦、幸福。
成語《妻孥》的第一個字“妻”是由“女”和“七”兩個部首組成,共有8個筆畫。第二個字“孥”是由“子”和“丿”兩個部首組成,共有5個筆畫。
《妻孥》一詞的源于《荀子·勸學》:“家道之不幸,不幸在妻孥。”這裡的“妻孥”是指家庭的妻子和子女。在繁體字中,妻字和孥字的寫法分别為“妻”和“飯”。
在古時候,妻字的寫法為“婦”,孥字的寫法為“女子”。這兩個字通過不同的演變過程,漸漸發展成現代的“妻”和“孥”。
1. 他一直把家庭放在第一位,為了妻孥的幸福,不辭辛勞。
2. 她憑着對妻孥的深愛,用盡全力照顧他們的生活和需求。
家庭、幸福、夫妻、子女、關愛、父母、養育、照料、和睦
家人、親人、家屬、家眷、家眷
離異、孤獨、單身、無家、無親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