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擒拿的意思、擒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擒拿的解釋

[arrest] 捉拿;逮捕或俘獲

擒拿格鬥

詳細解釋

亦作“ 擒拏 ”。1.捉拿。 元 高文秀 《襄陽會》第一折:“[ 蒯越 雲]得令,領着公子言語,擒拏 劉備 ,走一遭去。” 元 無名氏 《殺狗勸夫》第三折:“若是被告發,被擒拏,怕不要償命。”《東周列國志》第三十回:“ 白乙丙 曰:‘正要獨手擒拿你,方是英雄。’”

(2).謂誘人上鈎。《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二:“ 王賽兒 本是有名的上廳行首,又見 七郎 有的是銀子,放出十分擒拿的手段來。”

(3).利用反關節和點穴的方法,使對手失去反抗能力的技擊術。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擒拿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擒拿(qín ná)指通過捕捉、制服或征服對手的行為,強調運用策略和技巧實現控制。該詞既可作動詞表示“捉拿”(如擒拿罪犯),也可指武術中的特定技法。

二、技術特點

  1. 核心原理
    利用人體關節、穴位及要害部位的弱點,通過反關節動作、杠杆原理和經絡學說,使對手因劇痛失去反抗能力,達到“拿其一處而擒之”的效果。

  2. 技術分類
    分為三類:

    • 拿骨:反關節控制(核心技術)
    • 拿筋:針對筋絡施壓
    • 拿穴:攻擊穴位
  3. 招式手法
    包含刁、拿、鎖、扣、扳等17種基本手法,強調“巧打拙,柔克剛”的武術理念。

三、應用領域

  1. 武術技擊
    傳統武術中稱為“分筋錯骨手”,廣泛存在于太極拳、少林武術等流派。
  2. 實戰場景
    用于警察執法(如擒拿格鬥)、軍事近戰等需快速制敵的場合。

四、延伸含義


提示:如需了解具體擒拿招式或訓練方法,可參考武術專業資料或權威教學視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擒拿》的意思

《擒拿》是一個動詞,意為抓獲和制服。它常用來形容警察或武術家使用各種技巧将犯罪嫌疑人或敵人控制住。

拆分部首和筆畫

《擒拿》包含了兩個漢字,分别是“扌”(手部)和“拿”(拿取)。

“扌”是手部的意思,屬于部首“扌”,它的筆畫數為3。

“拿”是拿取的意思,屬于部首“手”,它的筆畫數為9。

來源和繁體

《擒拿》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中國武術,是武術兵器的一種技巧。最早出現在《戰國策·趙策一》中。

在繁體字中,擒拿的寫法為「擒拿」,與簡體字形式相同,隻是書寫方式不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常有變化。《擒拿》這個詞的古體寫法為「搴挐」。這種寫法在古代典籍中較為常見,但現代漢字已經統一成了現行的形式。

例句

1. 警察用熟練的擒拿技巧将逃犯制服。

2. 武術家利用擒拿術輕松地解決了對手的攻擊。

組詞

1. 擒拿術

2. 擒拿手

3. 擒拿技巧

4. 擒拿法

近義詞

1. 制服

2. 戰勝

3. 扭轉

4. 馴服

反義詞

1. 逃脫

2. 解放

3. 解除

4. 放棄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