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穆公(前682年—前621年),嬴姓,趙氏,名任好,春秋時期秦國第九位國君(前659年—前621年在位),被《史記》等文獻列為“春秋五霸”之一。以下為詳細解析:
家世
秦穆公為秦德公少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其兄秦成公去世後,因兄長之子未繼位,他得以繼承君位。
在位時間
在位39年(前659年—前621年),是秦國早期發展的重要推動者。
人才任用
以“五張羊皮”贖回賢臣百裡奚,并重用蹇叔、由餘等謀士,形成強大的治國團隊。
秦晉關系
西戎稱霸
轉向西部擴張,滅梁、芮等十二戎國,拓地千裡。周襄王賜其“西方諸侯之伯”稱號,确立西戎霸主地位。
奠定統一基礎
通過内政改革和軍事擴張,為秦國日後統一六國奠定政治與疆域基礎。
人殉制度
去世時以177人殉葬,包括子車氏三良臣,引發《詩經·黃鳥》的哀悼。
谥號差異
部分史料稱“缪公”,但“穆”“缪”古音相通,均指其治國功績。
秦穆公是秦國首位跻身“春秋五霸”的君主,其“向西稱霸”的戰略為秦國避開中原争鋒、積蓄實力提供了範例,深刻影響了戰國時期的格局。
如需進一步了解其具體戰役或政策細節,可參考《史記·秦本紀》或權威曆史研究資料。
《秦穆公》是指周朝時期的國君,他的名字為「穆公」。穆指的是莊重、端莊、恭敬,公則是封建時期的諸侯國的統治者的尊稱。
秦穆公的拆分部首是「禾」,筆畫數為9。
秦穆公是根據曆史記載而來的,秦國是中國曆史上久負盛名的一個國家,而穆公是秦國的一位重要君主。
繁體中文中「秦穆公」的寫法為「秦穆公」,沒有特殊的變化。
在古代漢字中,「秦穆公」的寫法往往更加簡化,可能使用的字形與現代漢字略有不同,具體的古代寫法可參考古文字典。
1. 秦穆公是秦國的開國君主。
2. 研究《秦穆公》的曆史記載能夠幫助我們了解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
1. 秦國(指古代中國的一個國家)
2. 穆公(指古代封建時期的諸侯國的統治者的尊稱)
另一個意思相似的詞語是「秦莊公」,也是指周朝時期的一位國君。
和「秦穆公」意思相反的詞為「不穆公」,即沒有莊重、端莊、恭敬的國君。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