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清高體面的職位。《宋書·王錫傳》:“﹝ 錫 ﹞少以宰相子,起家為員外散騎,歷清職,中書郎,太子左衛率, 江夏 内史。”《水浒傳》第六回:“僧門中職事人員,各有頭項。且如小僧做個知客,隻理會管待往來客官僧衆。至如維那、侍者、書記、首座,這都是清職,不容易得做。”《醒世恒言·佛印師四調琴娘》:“若肯還俗出仕,下官當力薦清職。”
(2).猶清識。明白事理。 康有為 《大同書》戊部第一章:“ 辛憲英 之清職,豈不勝于昏愚之 曹爽 而足參謀議!”
“清職”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清高體面的職位
指地位較高、受人尊敬且不涉及繁雜事務的職務。例如古代文獻中提到的中書郎、太子左衛率等官職,或僧門中的維那、侍者等職位,均被視為“清職”。
明白事理(通“清識”)
指人具有清晰的認知和判斷能力。如康有為在《大同書》中評價辛憲英“清職”,即強調其明辨是非的智慧。
古代語境
《宋書·王錫傳》提到王錫“曆清職”,指其擔任過多個顯赫職位;《水浒傳》第六回稱僧門中的維那、首座等為“清職”,說明這類職位需德才兼備者擔任。
現代延伸
可引申為廉潔、高雅的職業或身份,如“紀委聚焦主責主業,厘清職責”中的“清職”含清廉履職之意。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用例或具體語境,可參考《宋書》《水浒傳》等文獻來源。
清職是指清官、清廉的官職。清指清正廉明,職指官職。
清職的部首是龍字頭部,拆分後的筆畫數為12畫。
清職一詞源自于古代漢語,用以形容一位官員清正廉明,廉潔無私,恪守職責的品質。
《清職》是繁體字的寫法,與簡體字寫法相同。
古時候,清職的漢字寫作“清職”,使用了繁體字,與現代簡體字稍有不同。
他一直在政府工作,一直以來都保持着清職的形象。
清廉、清正、清白、廉潔
廉政、廉潔、清正
貪污、腐敗、不廉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