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侵疆的意思、侵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侵疆的解釋

侵奪之地。 漢 揚雄 《法言·寡見》:“ 孔子 用於 魯 , 齊 人章章,歸其侵疆。” 明 宋濂 《育王山廣利禅寺塗田記》:“寺之長老 普濟禪師光公 ,既為正其侵疆,復謀買田以助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侵疆在漢語中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均與領土、疆域的侵犯行為相關:

一、本義:武力侵占他國領土

指通過軍事手段強行占領或掠奪他國的疆土。此義項強調武力擴張的侵略性,如古代戰争中“諸侯侵疆”的記載。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1卷,第1023頁;《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第892頁。

二、引申義:非法侵占邊界土地

泛指對邊界、領土的非法侵蝕或蠶食,包括越界開墾、私占土地等行為。例如:“嚴防鄰國侵疆,守護邊民田産。”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第1064頁;《辭海》(第六版彩圖本),上海辭書出版社,第1521頁。

三、法律與政治語境:侵犯領土主權

現代用法中特指對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侵犯,常見于國際法領域。例如:“任何國家不得以武力侵疆。”

來源:《法學大辭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第314頁;《國際法關鍵詞》,法律出版社,第87頁。


詞源說明:

“侵”本義為漸進式掠奪(《說文解字》:“侵,漸進也”);“疆”指劃定的領土界限(《說文解字》:“疆,界也”)。二字組合後,自先秦文獻起即用于描述領土侵犯行為,如《左傳·成公十三年》載“入我河縣,焚我箕郜,侵疆削邑”。

網絡擴展解釋

“侵疆”是一個文言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詞義解釋
指被侵占的領土或侵奪之地。該詞由“侵”(侵入)與“疆”(疆域)組合而成,常用于描述曆史上因戰争或權力争奪而失去的國土。例如:

單字釋義

該詞多用于古籍文獻中,現代漢語已較少使用,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曆史背景和領土糾紛的指向性。

别人正在浏覽...

愛民不在乎倉琅乘堅伺隙酬功報德吹角棰毆東廁頓節敦質旛兒房科費煩風幡拊育關緊翰牍黃桐黃興戽鬥彙合忽喇喇郊使教習矯行骥伏稽揆景入桑榆金絲猿柩車款睇曠日狂縱遼東白鸖螺蛳旋盲昧鳴璜冥茫彌歲泥章懦弛平岡破棄前院七精青冢驅殺屈突山岚盛儀使君灘事利視力歎佛天王老子投店玩意賬維禦小辯校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