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恬適,安樂。《淳化閣帖·晉人法帖·王羲之書》:“寒嚴,足下何如?想清豫耳。” 南朝 陳 徐陵 《在北齊與宗室書》:“萬石之君,寒暑清豫。”
“清豫”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清豫(qīng yù)指恬適、安樂的狀态,常用于描述心境或生活環境的甯靜安適。
“清”的引申義
原指水澄澈透明,引申為清靜、純淨,如“清幽”“清澄”。在“清豫”中,強調心境或環境的清淨無擾。
“豫”的含義
本義為歡喜、安適(如“逸豫”),也可通“預”(預先)。此處取“安樂”之意,與“清”結合,表達清淨中的安樂。
“清豫”多用于古代詩文,現代漢語已較少使用。其核心是通過“清”與“豫”的複合,傳遞一種超脫煩擾、身心俱適的理想狀态。
清豫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心情愉快、舒暢。下面給出了它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以及來源。
清豫的拆分部首為“豕”和“心”,分别代表着豬和心。它的總筆畫數為10畫。
清豫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論語·公冶長》一章中,原文是“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其中的“己知”一詞被解釋為心境的開朗與舒暢,後來便演變成了“清豫”一詞。
繁體字“清豫”的寫法和簡體字一樣。
古代對于“清豫”的寫法并無大的變化,基本保持了現在的寫法。
他心情愉快,整個人顯得非常清豫。
清澄、豫樂、豫暢。
愉快、舒適、愉悅。
郁悶、沮喪、煩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