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青色和紅色。 明 劉基 《招隱》詩之二:“春蔬雜甘辛,秋果羅青殷。”
(2).指青紅色。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滇遊日記七》:“前多巨石嶙峋,如芙蓉簇蕚,其色青殷而質廉利。”
"青殷"一詞在古漢語中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基本釋義
顔色組合:指青色與紅色兩種顔色的并列存在。如明代劉基《招隱》詩句"秋果羅青殷",描述果實成熟時青紅交錯的自然景象。
混合色調:特指青紅色交融的複合色彩。徐霞客在《滇遊日記》中用"色青殷"形容雲南山石的獨特色澤,結合了青色岩石與鐵鏽紅礦物質的視覺特征。
二、語言特征 該詞屬于文言色彩較重的雙音節合成詞,現代漢語中已鮮少使用。其構詞法采用顔色詞并列結構(青+殷),其中"殷"在古漢語中有暗紅色含義,《詩經》"殷其雷"中的"殷"即為此類用法。
注:
《青殷》是指事物的顔色深淺或某種情感狀态。
《青殷》的拆分部首是青(qing)的“青部”和殷(yin)的“歹部”,共計7筆。
《青殷》的來源可追溯到《爾雅·釋色》中,釋義為深綠色。在古代文獻中,也有多種解釋,包括形容人的愉快和開心等。
《青殷》在繁體字中仍然保持完整,沒有發生變化。
《青殷》并非是古時候的漢字,所以沒有特定的古代寫法。
1. 大地茂盛的青殷的草原使人心曠神怡。
2. 他的臉色青殷,顯然身體狀況不佳。
青山、青天、青草、殷紅、殷勤、殷盛
青翠、深綠、墨綠、暗綠、郁郁、草木蓬勃
白、潔淨、明亮、素雅、草木凋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