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mpty the coffers] 将箱中所有物件倒出。比喻盡出無餘
傾箱倒箧的尋個遍,隻是不見。——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
“傾箱倒箧”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qīng xiāng dǎo qiè,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說明:
字面意義
指将大小箱子裡的所有物品全部倒出,形容徹底翻找或毫無保留地拿出全部東西。
比喻義
典故起源
最早見于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賢媛》中的故事:晉代郗鑒為女選婿,王導的侄子王羲之因坦腹東床被選中,而其他王家子弟則“傾筐倒庋(guǐ,儲物架)”以展示才華,反顯刻意。
語義擴展
部分資料提到該詞與漢代賈誼相關,形容書籍繁多無法列舉,但此說法多見于網絡釋義,權威典籍仍以《世說新語》為主。
該成語既可表達竭盡全力的積極态度,也可暗含關系破裂的消極意味,需結合語境理解。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世說新語》或《喻世明言》原著。
《傾箱倒箧》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形容文章極其豐富、内容頗多。傾箱倒箧的意思是一個箱子裡的東西全部都倒出來,箧指的是文具盒。這個成語形象地表示将所有内容都倒出來,表達非常豐富、内容繁多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傾(偏旁部首:人,筆畫數:9),箱(偏旁部首:竹,筆畫數:12),倒(偏旁部首:人,筆畫數:10),箧(偏旁部首:竹,筆畫數:15)。
來源:《傾箱倒箧》這個成語的來源目前尚無确切的文獻記載,但據考證,它可能起源于唐代杜牧的《秋夜将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之一》詩中:“打開泛盡酒,傾箱倒箧草書長。”該詩描繪了夏夜中筆耕不辍,草書到天亮的情景,形象地表達了傾盡箱箧之意,成為該成語的來源之一。
繁體:傾箱倒箧
古時候漢字寫法:傾匳傢篋
例句:他的論文中傾箱倒箧,引用了許多古今文獻。
組詞:傾訴、傾心、箧笥、箧子
近義詞:滔滔不絕、言之無疆、千言萬語
反義詞:寥寥無幾、言簡意赅、一言以蔽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