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青怵 ”。色青而細密。《管子·地員》:“五位之狀,不塥不灰,青怸以菭。” 尹知章 注:“謂色青而細密和菭以相及也。”《管子·地員》:“五隱之狀,黑土黑菭,青怵以肥,芬然若灰。”
“青怸”一詞可能存在拼寫誤差,正确寫法應為“青旆”(“旆”讀作pèi)。根據文獻記載,“青旆”有兩種含義:
喪事用幡
唐代詩人曹松在《吊賈島》中寫道:“青旆低寒水,清笳出曉風”,此處“青旆”指吊唁時懸挂的青色幡旗。
酒旗标識
宋代陸遊《冬初出遊》有“青斾酒家黃葉寺”之句,這裡的“青斾”(同“青旆”)指代酒肆外懸挂的青色布質招牌,用以招攬客人。
需注意的是,該詞屬于古漢語用法,現代已較少出現。若您需要更權威的釋義,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專業古籍語料庫進行驗證。
《青怸》是一個具有獨特意義的詞語,它的意思是指一個人在面對困境、逆境時能夠保持心态平靜和淡定。
《青怸》是由部首“青”和“怸”組成的,其中,青的部首是“青”字自身,怸的部首是“忄”。它的總筆畫數為11畫。
《青怸》一詞源于漢字,它是由文學家根據古代漢字演變而來的。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保持不變,仍然是“青怸”。
在古代漢字中,青的寫法比現代稍有不同,它的形狀更加方正。怸的寫法則無明顯差異,保持了現代的形态。
1. 他在遇到挫折時始終保持着一種青怸的心态,從容應對一切困難。
2. 她的青怸為她赢得了無數艱難環境中的勝利。
1. 青春怸動
2. 怡然自得
3. 安然無恙
4. 平心靜氣
1. 心境平靜
2. 泰然處之
3. 出淤泥而不染
1. 悲觀消極
2. 焦慮不安
3. 無法應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