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青怵 ”。色青而细密。《管子·地员》:“五位之状,不塥不灰,青怸以菭。” 尹知章 注:“谓色青而细密和菭以相及也。”《管子·地员》:“五隐之状,黑土黑菭,青怵以肥,芬然若灰。”
“青怸”一词可能存在拼写误差,正确写法应为“青旆”(“旆”读作pèi)。根据文献记载,“青旆”有两种含义:
丧事用幡
唐代诗人曹松在《吊贾岛》中写道:“青旆低寒水,清笳出晓风”,此处“青旆”指吊唁时悬挂的青色幡旗。
酒旗标识
宋代陆游《冬初出游》有“青斾酒家黄叶寺”之句,这里的“青斾”(同“青旆”)指代酒肆外悬挂的青色布质招牌,用以招揽客人。
需注意的是,该词属于古汉语用法,现代已较少出现。若您需要更权威的释义,建议查阅《汉语大词典》或专业古籍语料库进行验证。
《青怸》是一个具有独特意义的词语,它的意思是指一个人在面对困境、逆境时能够保持心态平静和淡定。
《青怸》是由部首“青”和“怸”组成的,其中,青的部首是“青”字自身,怸的部首是“忄”。它的总笔画数为11画。
《青怸》一词源于汉字,它是由文学家根据古代汉字演变而来的。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保持不变,仍然是“青怸”。
在古代汉字中,青的写法比现代稍有不同,它的形状更加方正。怸的写法则无明显差异,保持了现代的形态。
1. 他在遇到挫折时始终保持着一种青怸的心态,从容应对一切困难。
2. 她的青怸为她赢得了无数艰难环境中的胜利。
1. 青春怸动
2. 怡然自得
3. 安然无恙
4. 平心静气
1. 心境平静
2. 泰然处之
3. 出淤泥而不染
1. 悲观消极
2. 焦虑不安
3. 无法应对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