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清談的意思、清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清談的解釋

[idle talk] 本指魏晉間一些士大夫崇尚虛無,不務實際,空談哲理,後世泛指一般不切實際的談論

清談誤國

詳細解釋

亦作“ 清譚 ”。1.清雅的談論。 漢 劉桢 《贈五官中郎将》詩之二:“清談同日夕,情盼叙憂勤。” 唐 杜甫 《送高司直尋封阆州》詩:“清談慰老夫,開卷得佳句。” 前蜀 韋莊 《寄從兄遵》詩:“不将高卧邀 劉主 ,自吐清談護 漢 儲。”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尹文端公》:“公清談幹雲,而尤長奏對。”

(2).猶清議。談論的内容以對人物、時事的批評為主。《三國志·蜀志·許靖傳》:“ 靖 雖年逾七十,愛樂人物,誘納後進,清談不倦。” 晉 葛洪 《抱樸子·疾謬》:“俗間有戲婦之法……然民間行之日久,莫覺其非,或清談所不能禁,非峻刑不能止也。”《梁書·沉約傳》:“自負高才,昧於榮利,乘時藉世,頗累清談。”

(3).謂 魏 晉 時期崇尚 老 莊 ,空談玄理的風氣。亦稱玄談。清談重心集中在有無、本末之辨。始于 三國 魏 何晏 、 夏侯玄 、 王弼 等,至 晉 王衍 輩而益盛,延及 齊 梁 不衰。 三國 魏 應璩 《與侍郎曹長思書》:“幸有 袁生 ,時步玉趾,樵蘇不爨,清談而已。”《晉書·隱逸傳·魯褒》:“京邑衣冠,疲勞講肄;厭聞清談,對之睡寐。” 宋 王安石 《謝安》詩:“ 謝公 才業自超羣,誤長清談助世紛。”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四》:“ 魏 晉 清譚之士林, 東漢 禮教節義之士林也。” 魯迅 《而已集·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 東晉 以後,不做文章而流為清談,由《世說新語》一書裡可以看到。”

(4).後世亦泛指一般不切實際的談論。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軍次實錄》:“迄今專以八股六韻,徒事清談,抛離實事。” 沙汀 《憶邵荃麟同志》:“有人曾妄言 荃麟同志 喜歡‘清談’。不!盡管我們談話不少,他卻從未說過空話。”

(5).泛指一般閑談。 清 沉濤 《<瑟榭叢談>自序》:“或爨蘇清談,閒話風土。” 王闿運 《<桂陽州志>序》:“諸 桂陽 方外神怪清譚之資,不可闕也。” 沙汀 《困獸記》十一:“這裡主要的消遣是清談。内容無所不包,上到國家大事,下至某節街上忽然發現了一匹老鼠的殘骸。”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清談”是漢語中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三個維度解析:

1. 詞源與基本釋義

“清談”最早見于魏晉時期,字面指“清雅的談論”。《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不涉俗務、以玄理為核心的學術讨論”,核心特征為脫離現實功利,聚焦哲學思辨。例如《世說新語》記載嵇康、阮籍等人“發言玄遠,口不臧否人物”,即為典型清談場景。

2. 曆史語境中的嬗變

在魏晉南北朝,清談發展為士族階層的重要文化活動,内容以《周易》《老子》《莊子》為基礎,探讨“有無”“本末”等命題,被稱為“玄學清談”。唐代劉知幾在《史通》中評價其“剖玄析微,賓主往複”,體現思辨深度;而宋代以後,因部分清談流于空泛,漸衍生“虛浮不實”的貶義,如《日知錄》批評“清談誤國”。

3. 現代語義與應用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收錄兩種釋義:一為“清新高雅的談論”,如文人雅集;二為“脫離實際的空談”,常用于批評紙上談兵的行為。例如錢鐘書在《圍城》中以“客廳裡清談”暗喻知識分子的務虛傾向。


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漢語大詞典》
  2. 中華書局《世說新語校箋》
  3. 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

“清談”是一個具有曆史演變和文化内涵的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下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與起源

  1. 魏晉時期的清談
    清談最初指魏晉時期士大夫階層崇尚老莊哲學、空談玄理的文化現象。這種活動以探讨人生、社會、宇宙哲理為核心,注重修辭與辯論技巧,是當時貴族知識分子的重要學術社交方式。

  2. 核心内容
    圍繞玄學問題展開,如“有無”“本末”之辨,代表人物包括何晏、夏侯玄、王弼等,至晉代王衍時達到鼎盛。


二、形式與特點

  1. 高雅性與思辨性
    早期清談被視為清新高雅的言論,強調文化修養和哲學思辨,内容涉及倫理學、美學等非功利領域。

  2. 脫離實際
    後期逐漸演變為不切實際的空談,士大夫沉迷抽象哲理讨論,忽視現實政務,故有“清談誤國”的批評。


三、曆史評價與演變

  1. 正面意義
    在文化史上,清談推動了玄學發展,促進了思辨哲學的深化,成為六朝名士的象征之一。

  2. 負面批判
    後世多強調其消極影響,如《查字典》指出其“不切實務”,《漢典》稱其“空談誤國”。

  3. 詞義泛化
    現代語境中,“清談”可泛指脫離實際的讨論,例如“二三知己清談終日”。


四、示例與引用

如需進一步了解清談的哲學内涵或曆史案例,可參考、的學術分析。

别人正在浏覽...

部位蠶禾晨夕春老褡裆蕩析得人意傎蹷琱瑚詄踼都中敦固惡終蕃捍風陵堆分詳恭奴貴性駭遽漢宮妃好好毫洋壞土濩铎盡瘁繼序懇款來子老相好樂鄒瀝誠緑黛弭合鳴鼓吹角鳴聲上下擰成一股袍皮老搶水惬氣齊衰去得三伏三回九轉上山擒虎易,開口告人難傷言紮語山叫子食不重肉是非分明適人事統田冊田父之獲外方丸丸唯心文翰吳越同舟先典消悶心存芥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