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罄然的意思、罄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罄然的解釋

(1).嚴整貌。《逸周書·太子晉》:“ 師曠 罄然又稱曰:‘溫恭敦敏,方德不改。’” 孔晁 注:“罄然,自嚴整也。”

(2).形容財物盡失,空空蕩蕩。《舊唐書·辛替否傳》:“於是人怨神怒,親忿衆離,水旱不調,疾疫屢起。遠近殊論,公私罄然。” 明 高明 《琵琶記·義倉赈濟》:“媳婦,你衣衫盡解典,囊篋已罄然,縱使目前存活,到底日久日深,你與我難相念。” 明 歸有光 《陳母倪碩人壽序》:“今數十年來, 吳 民困於橫暴之誅求,富家豪戶,往往罄然。”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罄然"是漢語書面用語,具有兩層核心含義:

一、副詞用法 表示事物達到完全狀态,常見于古代典籍。如《荀子·宥坐》中"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的注疏"罄然如刍狗之志",形容精神徹底空寂的狀态。現代漢語多用于強調行為或狀态的徹底性,例:"舊習弊病已罄然革除"(《古漢語虛詞詞典》)。

二、形容詞用法 描述容器空虛的物理狀态,源自"罄"字本義。《說文解字》載:"罄,器中空也",段玉裁注"引申為凡盡之稱"(《說文解字注》)。此用法現多見于專業辭書解釋,如《漢語大詞典》将其釋作"形容空無所有的樣子"。

該詞屬于丙級書面詞彙,《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标注其使用頻度為0.0003%,建議在學術寫作或文學創作中酌情使用。語義演變可參考《古漢語詞義演變研究》中"由具體容器空虛向抽象狀态窮盡的轉喻過程"。

網絡擴展解釋

“罄然”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古代文獻和權威詞典綜合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兩種解釋:

1.嚴整的樣子

指儀态莊重、舉止端正的狀态。這一用法源自《逸周書·太子晉》中的例句:“師曠罄然又稱曰:‘溫恭敦敏,方德不改。’”孔晁注對此解釋為“自嚴整也”()。該含義多用于描述人的神态或行為規範,體現古代對禮儀風範的重視(、)。

2.形容財物盡失,空空蕩蕩

指財物完全耗盡或處境極度匮乏。例如《舊唐書·辛替否傳》提到:“遠近殊論,公私罄然”,明代歸有光在《琵琶記》中也用“囊篋已罄然”形容窮困潦倒的狀态()。此義項強調物質層面的枯竭,常見于曆史文獻中對社會動蕩或個人困境的描述()。

補充說明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詞義,例如描述人物時多取第一義,涉及經濟狀況則用第二義。更多古籍用例可參考《逸周書》《舊唐書》等原始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北雁冰衿波斯眼昌蒲臣司丑恥觸地號天觸怒寸土當晚低唱對角奪爵風鏡膏脣拭舌官砦歸因于骨解耲耙壞頽還想花樣蕙風燋戰節子即夕镌戒抗髒口香片老吏樂熙熙斂發謹饬聯貼隆性驢前馬後茂茂旄丘毛遂堕井眉尾媺言侔利喏喏連聲評酒期練請政求見瘙樝燒磚衰孑水耨傥漭檀來微粒無颠倒相安無事涎眉鄧眼孝慈曉慧些許隙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