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青袍的意思、青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青袍的解釋

(1).青色的袍子。《古詩》:“青袍似春草,長條隨風舒。” 南朝 梁 何遜 《與蘇九德别》詩:“春草似青袍,秋月如團扇。” 唐 杜甫 《渡江》詩:“渚花張素錦,汀草亂青袍。”

(2).比喻包圍在樹幹上的苔藓。 元 明本 《苔梅》詩:“玉堂試看青袍客,莫忘 江 南有白衣。”按,苔梅,謂枝幹上生有苔藓之梅。

(3).學子所穿之服。亦借指學子。 唐 許渾 《酬殷堯藩》:“莫怪青袍選, 長安 隱舊春。” 清 唐孫華 《浙闱撤棘後聞以铨曹公事連染左官》詩之二:“較比 翟公 添氣色,青袍日日到門來。”參見“ 青衿 ”。

(4). 漢 以後賤者穿青色衣服。因指賤者之服。 唐 杜甫 《徒步歸行》:“青袍朝士最困者,白頭拾遺徒步歸。” 仇兆鳌 注:“公往行在,麻鞋謁帝,有青袍而無朝服。”《宣和遺事》後集:“ 粘罕 令左右将青袍迫二帝易服。”

(5).借指寒士。 唐 李商隱 《淚》詩:“朝來 灞水橋 邊問,未抵青袍送玉珂。” 劉學锴 等集解引 陳帆 曰:“然自我言之,豈 灞水橋 邊以青袍寒士而送玉珂貴客,窮途飲恨,尤極可悲而可涕乎?”

(6). 唐 貞觀 三年,規定八品、九品官服青色, 顯慶 元年,規定深青為八品之服,淺青為九品之服。 唐 高適 《留别鄭三韋九兼洛下諸公》詩:“此時亦得辭漁樵,青袍裹身荷聖朝。”按,此處“青袍”指縣尉之服。

(7).泛指品位低級的官吏。 元 柳貫 《太子受冊禮成赴西内朝賀退歸書事》詩:“青袍最困微班忝,親向前星挹鬥杓。”

(8).借指出仕。 宋 林逋 《寄祝長官坦》詩:“深心賴黃卷,垂老愧青袍。”

(9). 唐 時幕府官居六品,六品服深綠,故稱。 唐 杜甫 《遣悶奉呈嚴公二十韻》:“黃卷真如律,青袍也自公。” 仇兆鳌 注:“《唐志》尚書員外郎,從六品。 上元 元年制,五品服淺緋,六品服深緑。 朱 注:‘公時已賜緋,而雲青袍者,以在幕府故耳。舊注謂青袍九品服,誤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青袍”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需結合曆史、文學及文化背景綜合理解:

1.基本指代青色長袍

2.象征學子或文人身份

3.代指低級官吏或寒士

4.京劇中的特定戲服

5.曆史制度中的演變


青袍的釋義需結合具體文本背景,既可指實物服裝、自然比喻,也可映射社會階層,尤以唐代官制和文學意象最為典型。若需深入考證,可參考《顔色文化探源》系列及唐代詩歌注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青袍

青袍是指一種顔色偏向青色的長袍,通常用于形容高官顯貴或尊貴的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青袍可以拆分成兩個部首:青(靑)和衣。青的筆畫數為8,衣的筆畫數為6。

來源

青袍一詞最早見于《文選·王充·論衡·譏青衫志》:“賢者雲山青,仁者青春,聖者青榮。”後來經常用于文人墨客之間相互稱謂或寫作中的描寫。

繁體

繁體字“青袍”的寫法為「靑袍」。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青袍”的寫法為「靑襃」。

例句

1. 他穿着一襲青袍,氣質高貴非凡。
2. 文人雅士常以青袍為服裝,彰顯他們的身份和氣質。

組詞

1. 青衫:指素雅的青色衣服。
2. 青春:指人在年輕時的時期和狀态。
3. 青榮:指受尊重和崇敬的榮譽。
4. 賢者:指有德行和才能的人。

近義詞

1. 碧衣:形容服裝顔色偏向碧綠色。
2. 青衣:指顔色呈現青色的衣物。

反義詞

白袍:指顔色呈現白色的長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