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ith green face and ferocious fangs] 青面:青色的臉。獠牙:露出嘴唇的長牙。形容面貌極其兇惡猙獰
隻見七八個鬼卒,青面獠牙,一般的三尺多長。——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
(1).形容人或鬼神的相貌十分丑陋、兇惡。 明 湯顯祖 《牡丹亭·圓駕》:“似這般猙獰漢,叫喳喳。在 閻浮殿 見了些青面獠牙,也不似今番怕。”《紅樓夢》第八一回:“我記得得病的時候兒……看見滿屋子裡都是些青面獠牙、拿刀舉棒的惡鬼。” 魯迅 《呐喊·狂人日記》:“那青面獠牙的一夥人,便都哄笑起來。” 孔厥 袁靜 《新兒女英雄傳》第八回:“剛走進去……看見裡邊青面獠牙的一個大泥像。”
(2).喻指可怖的景象。 瞿秋白 《亂彈·水陸道場》:“這青面獠牙的天日是多麼鬼氣陰森,多麼悽慘,多麼兇狠!” 郭小川 《縣委書記的浪漫主義》詩:“前面,好兇險的山!青面獠牙,石崖作鬼臉。”
“青面獠牙”是漢語成語,以下為詳細解析:
一、基本含義 “青面”指靛青色的臉,帶有詭異感;“獠牙”指外露的長牙,象征兇殘。該成語最初用于描述神怪故事中的兇神惡鬼,現多形容人面貌極其兇惡猙獰。
二、出處與演變
三、用法與語境
四、文化關聯 古人常用此成語描繪傳說異獸(如“猙”)或鬼怪形象,後逐漸用于比喻現實中兇惡之人。其視覺沖擊力使其成為文學、影視中塑造恐怖形象的典型詞彙。
《青面獠牙》一詞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的面容猙獰、兇惡。青面指的是面色青黑,獠牙指的是尖銳而突出的牙齒。因此,青面獠牙這個詞組意味着一個人具有兇惡、威脅或吓人的面貌特征。
《青面獠牙》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靑(青)和牙(獠、牙)。其中,“靑(青)”是四劃部首,表示顔色;“牙”是四劃部首,表示與牙齒有關。
《青面獠牙》這個詞出自中國古代小說《西遊記》,描述的是該小說中的角色之一——玉面公主的特征。她以其猙獰兇惡的面容和尖銳突出的牙齒而聞名。在繁體字中,這個詞的寫法為「青面獠牙」。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青面獠牙」這個詞可能有一些變化。古代漢字的寫法複雜而多樣,可能存在不同的寫法形式,但主要部分仍然是“青面獠牙”。
1. 他臉上的青面獠牙讓人不敢正眼看他。
2. 小偷的青面獠牙使得他被人認出來了。
青面、獠牙
面目猙獰
和藹可親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