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傾國傾城的意思、傾國傾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傾國傾城的解釋

亦作“ 傾城傾國 ”。《漢書·外戚傳上·李夫人》:“ 延年 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絶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後因以“傾國傾城”或“傾城傾國”形容女子極其美麗。 南朝 陳 徐陵 《<玉台新詠>序》:“雖非圖畫,入 甘泉 而不分;言異神仙,戲 陽臺 而無别,真可謂傾國傾城,無對無雙者也。” 唐 武元衡 《贈佳人》詩:“步搖金翠玉搔頭,傾國傾城勝 莫愁 。” 宋 袁文 《甕牖閑評》卷二:“所謂傾城傾國者,蓋一城一國之人皆傾心而愛悅之。”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四折:“小子多愁多病身,怎當他傾國傾城貌。”《花月痕》第七回:“那花選有甚麼看頭呢?所選的人,橫豎是那 并州 幾個粉頭,又難道又有個傾國傾城的出來麼?”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傾國傾城”是漢語中形容女性容貌極其美麗的經典成語。從字義解析,“傾”為傾覆、傾倒之義,“國”指國家,“城”為城池,原指女子美貌足以讓國家颠覆、城池傾倒,後演變為對絕代佳人的極緻贊譽。

該成語最早可追溯至漢代典籍《漢書·外戚傳》中李延年所作《李夫人歌》:“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此處的“傾國傾城”以誇張手法強調美色的震撼力。唐代李白《清平調》進一步将其凝練為固定表述:“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使該成語廣泛流傳。

現代漢語詞典如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将其釋義為“形容女子容貌極其美麗”,《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則着重解析其曆史語義流變,指出該詞經曆了從政治隱喻到純粹審美評價的轉化過程。在文學應用層面,王實甫《西廂記》中“傾國傾城貌”的表述,已成為古典文學中描寫女性美的典範範式。

網絡擴展解釋

“傾國傾城”是一個漢語成語,現多用于形容女子容貌極美,以下是其詳細解析:

一、原意與演變

原指因女子美貌導緻國家滅亡,出自《漢書·外戚傳》中李延年的詩句:“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北方佳人隻需回眸一次便能讓城池失守,回眸兩次便能讓國家覆滅)。隨着時代演變,其負面色彩淡化,逐漸成為單純贊美女性容貌的褒義詞。

二、出處與典故

成語核心出處為東漢班固《漢書》對李夫人(李延年之妹)的記載,另在《詩·大雅·瞻卬》中也有“哲婦傾城”的表述。李延年通過詩句向漢武帝推薦妹妹,最終促成李夫人入宮的故事,成為該成語最著名的典故。

三、用法與近義詞

四、例句

  1. 古籍用例:“一個太真妃傾國傾城”(形容楊貴妃之美)。
  2. 現代用例:“她身着紅衣翩然而至,傾國傾城之姿令全場屏息”。

五、文化延伸

成語中的“傾”字存在雙關含義:既指城池/國家的覆滅,也暗含“傾倒”(被美貌征服)之意。這種兼具破壞性與審美性的矛盾表達,正是漢語古典美學的獨特體現。

如需查看更多曆史典故細節,可參考《漢書·外戚傳》原文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背馳兵屯不夕猜解讒嗾晨炊星飯承買成喪成緻棰令雌牙露嘴錯喉打乖地方自治觌武逗逗落落鄂申犯逆封存風高粉蒸肉敷布負愆國司空好賴鴻磐後夷呴籲麾城揮目解放前寖乖旌恤錦裙集體糾拏君贶客運空城雀囒噸勵兵秣馬僇死靡敝牛虻蟛蜞窮屈人情之常喪魂落魄申聞世數束骨數命隧戶彈唱讨呵欠題名鄉會突立屯奇唯然閑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