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傾國傾城的意思、傾國傾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傾國傾城的解釋

亦作“ 傾城傾國 ”。《漢書·外戚傳上·李夫人》:“ 延年 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絶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後因以“傾國傾城”或“傾城傾國”形容女子極其美麗。 南朝 陳 徐陵 《<玉台新詠>序》:“雖非圖畫,入 甘泉 而不分;言異神仙,戲 陽臺 而無别,真可謂傾國傾城,無對無雙者也。” 唐 武元衡 《贈佳人》詩:“步搖金翠玉搔頭,傾國傾城勝 莫愁 。” 宋 袁文 《甕牖閑評》卷二:“所謂傾城傾國者,蓋一城一國之人皆傾心而愛悅之。”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四折:“小子多愁多病身,怎當他傾國傾城貌。”《花月痕》第七回:“那花選有甚麼看頭呢?所選的人,橫豎是那 并州 幾個粉頭,又難道又有個傾國傾城的出來麼?”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傾國傾城”是一個漢語成語,現多用于形容女子容貌極美,以下是其詳細解析:

一、原意與演變

原指因女子美貌導緻國家滅亡,出自《漢書·外戚傳》中李延年的詩句:“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北方佳人隻需回眸一次便能讓城池失守,回眸兩次便能讓國家覆滅)。隨着時代演變,其負面色彩淡化,逐漸成為單純贊美女性容貌的褒義詞。

二、出處與典故

成語核心出處為東漢班固《漢書》對李夫人(李延年之妹)的記載,另在《詩·大雅·瞻卬》中也有“哲婦傾城”的表述。李延年通過詩句向漢武帝推薦妹妹,最終促成李夫人入宮的故事,成為該成語最著名的典故。

三、用法與近義詞

四、例句

  1. 古籍用例:“一個太真妃傾國傾城”(形容楊貴妃之美)。
  2. 現代用例:“她身着紅衣翩然而至,傾國傾城之姿令全場屏息”。

五、文化延伸

成語中的“傾”字存在雙關含義:既指城池/國家的覆滅,也暗含“傾倒”(被美貌征服)之意。這種兼具破壞性與審美性的矛盾表達,正是漢語古典美學的獨特體現。

如需查看更多曆史典故細節,可參考《漢書·外戚傳》原文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傾國傾城

傾國傾城是一個形容詞短語,可以形容一個女子容貌出衆、美麗動人,足以傾倒整個國家和城市。它是以女子的美麗程度為基準評價,意味着她的美麗超越常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傾國傾城的「傾」字,屬于左右結構的漢字,左邊是「人」的部首,右邊是「青」的部首。

傾的筆畫數為4畫。

同樣地,「國」和「城」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分别為:

「國」:左邊是「囗」的部首,右邊是「王」的部首,筆畫數為8畫。

「城」:左邊是「土」的部首,右邊是「成」的部首,筆畫數為9畫。

來源

傾國傾城這個詞來源于《後漢書·卓文君傳》中,描述了卓文君的美麗和才華。後來,這個詞逐漸成為民間用語,用來形容極為美麗的女性。

繁體

傾國傾城的繁體字為「傾國傾城」。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傾」字的寫法會略有不同,示例如下:

秦代:曲曲拿

西漢:仂音

東漢:傾音

例句

她的美貌非常出衆,堪稱傾國傾城。

他們紛紛為她的傾國傾城傾倒。

組詞

傾心、傾情、傾盡、傾斜、傾盆、傾訴、傾覆、傾向、傾軋

近義詞

閉月羞花、閉月羞人、沉魚落雁、國色天香、明眸皓齒、美豔絕倫、豔冠群芳

反義詞

丑陋、凡俗、不堪、普通、平凡、平庸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