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情感的意思、情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情感的解釋

(1) [move;touch]∶心情感動

情感于舊物

(2) [emotion;feeling]∶人受外界刺激所産生的心理反應,如:喜、怒、哀、樂等

充滿情感和沉思的詩篇

詳細解釋

(1).心情感動。 漢 王粲 《柳賦》:“枝扶疏而覃布,莖森梢以奮揚。人情感于舊物,心惆悵以增慮。” 南朝 宋 傅亮 《為宋公求加贈劉前軍表》:“金蘭之分,義深情感,是以獻其乃懷,布之朝聽。”

(2).人受外界刺激而産生的心理反應,如喜、怒、悲、恐、愛、憎等。 晉 陸雲 《與陸典書書》:“且念親各爾分析,情感復結,悲嘆而已。” 唐 白居易 《庭槐》詩:“人生有情感,遇物牽所思。” 魏巍 《東方》第六部第二章:“但是這種情感也以對英雄的景仰居多。”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情感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指人對外界刺激産生的心理反應與态度體驗,具有社會性與主觀性。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詞典釋義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定義為“人受外界事物影響而産生的喜、怒、哀、樂等心理反應”,強調情感是心理活動的外顯表現。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M]. 商務印書館, 2016.

  2. 《漢語大詞典》

    解釋為“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産生的态度體驗”,涵蓋情緒(短暫反應)與情感(穩定傾向)兩層内涵。

    來源: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二、補充釋義延伸


三、情感的核心特征

  1. 社會性

    受文化規範影響(如東方“含蓄”與西方“直率”的情感表達差異)。

    來源:侯玉波. 文化心理學[M].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8.

  2. 動态性

    隨認知發展而變化(如兒童對“憤怒”的理解逐漸複雜化)。

    來源:林崇德. 發展心理學(第3版)[M].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

  3. 層級性

    分為基礎情緒(喜、怒、哀、懼)與高級情感(美感、理智感)。

    來源:孟昭蘭. 情緒心理學[M].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5.


四、權威研究參考


情感是心靈的無聲語言,既烙印着生物進化的痕迹,也承載着文明賦予的深意。

網絡擴展解釋

“情感”是一個多維度的概念,通常指人類對外界事物或内在體驗産生的複雜心理反應,涉及生理、認知和行為層面的綜合表現。以下是詳細的解釋:

  1. 基本定義
    情感(Emotion)是個體基于主觀體驗對客觀事物産生的态度反應,常伴隨生理變化(如心跳加速、面部表情)和行為傾向(如趨近或回避)。它與短暫性的“情緒”不同,情感更具持久性和社會性,例如愛、愧疚等。

  2. 核心分類
    心理學中常将基本情感歸納為六類:快樂、悲傷、憤怒、恐懼、厭惡、驚訝。近年研究還擴展出複雜情感(如羞恥、嫉妒),這些情感受文化和社會規範影響較大。

  3. 功能與作用

    • 適應功能:幫助個體快速判斷環境利弊(如恐懼觸發逃跑反應);
    • 社交溝通:通過表情、語調傳遞信息(如微笑表達友善);
    • 動機驅動:情感推動目标實現(如渴望促使努力)。
  4. 相關領域

    • 神經科學:杏仁核、前額葉等腦區參與情感處理;
    • 人工智能:情感計算嘗試識别和模拟人類情感反應;
    • 文學藝術:情感是創作的核心主題,如詩歌中的哀愁或浪漫。
  5. 與文化的關系
    情感表達方式存在文化差異,例如集體主義社會更強調克制情感,而個人主義文化鼓勵直接表露。

若需進一步探讨情感理論(如詹姆斯-蘭格理論)或跨學科應用,可提供補充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隘厄哀咽半宵倍日變工隊逼蹴谄巧馳辯池魚幕燕蠢堆堆畜生道悴族膽小如豆典庫調茬蝶黛訛誤風蹶婦姑勃豀負物灌沃赫赫有名和雜鴻诰後評誨盜誨淫虎視鷹瞵講禮假授解禍徑踰進禨金聲玉色寂若無人局蹴坑缸樂極悲生陸渾耄老南拳年夜凝厲牌金朋扇乒乒乓乓鬐虹趨隅弱者勝訴售貨獸類數策肅振踏袎痛察察團扇妥侑徒說小心翼翼嬉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