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莊子·天地》:“百年之木,破為犧尊,青黃而文之,其斷在溝中。比犠尊於溝中之斷,則美惡有間矣,其於失性一也。”後因以“青黃溝木”為無心仕進的典故。 宋 秦觀 《代謝中書舍人啟》:“曾非踴躍冶金,偶就於莫耶;惟是青黃溝木,遂成於犧象。”
“青黃溝木”是一個源自《莊子·天地》的成語,主要用于比喻無心追求仕途功名的人生态度。以下是詳細解釋:
出處與典故
該成語出自《莊子·天地》的寓言:百年大樹被砍伐後,一部分被雕刻成祭祀用的精美酒器“犧尊”,并用青黃色彩紋飾;另一部分則被丢棄在溝壑中成為廢木。莊子借此說明,無論是成為華貴的祭器還是淪為溝中朽木,兩者都失去了樹木原本的自然狀态,本質并無區别。
核心含義
比喻人若為追求功名而改變本性,與保持自然天性卻默默無聞并無本質差異,因此常用來表達不慕榮利、淡泊仕途的志向。
用法與示例
延伸理解
該成語蘊含道家“順應自然”的思想,強調外在修飾(如青黃紋飾)與内在本真的對立,倡導保持天然本性而非追逐世俗價值。
提示:若需進一步探究道家思想對傳統成語的影響,可參考《莊子》原文或相關哲學研究。
《青黃溝木》是指一種木材的名稱,它多指顔色較淺的木材。
拆分部首:青(⺝)、黃(⺣)、溝(氵)、木(木)
筆畫:青(9畫)、黃(11畫)、溝(4畫)、木(4畫)
《青黃溝木》這個詞的來源比較複雜。在古代,人們發現一種木材的顔色較淺,經常被稱為青黃溝木。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個詞成為了一種常用的稱呼。
《青黃溝木》的繁體字為青黃溝木。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會有一些差異。《青黃溝木》這個詞的古時候寫法為靑黃壺木。
1. 他在木材店買了一捆青黃溝木,準備用來制作家具。
2. 這塊青黃溝木的紋理十分美麗,值得收藏。
青黃溝木可以和其他詞組合成以下詞語:
1. 青黃溝木紋
2. 青黃溝木紋理
《青黃溝木》的近義詞包括:淺色木材、淡黃木材、淺黃木材。
《青黃溝木》的反義詞為深色木材、暗黃木材、深黃木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