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麒麟楦的意思、麒麟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麒麟楦的解釋

唐 朝人稱演戲時裝假麒麟的驢子叫麒麟楦。比喻虛有其表沒有真才的人物。《雲仙雜記·麒麟楦》引 唐 張鷟 《朝野佥載》:“ 唐 楊炯 每喚朝士為麒麟楦。或問之,曰:‘今假弄麒麟者,以修飾其形,覆之驢上,宛然異物。及去其皮,還是驢耳。’無德而朱紫,何以異是。” 宋 陸遊 《齋中雜興十首以丈夫貴壯健慘戚非朱顔為韻》之五:“薶骨亦何悲,吾非麒麟楦!”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題畫》:“熱心腸早把氷雪嚥,活寃業現擺着麒麟楦。”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麒麟楦”是一個具有曆史典故的成語,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存在一定差異,但核心多指向“虛有其表”的比喻。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麒麟楦”由“麒麟”(神話中的祥瑞神獸)和“楦”(制作鞋帽的木質模型)組成。字面指用驢子假扮麒麟的戲法道具,後引申為徒有華麗外表卻無真才實學的人。

典故來源

  1. 唐代楊炯的諷刺
    據《朝野佥載》記載,初唐詩人楊炯曾諷刺朝中官員為“麒麟楦”,認為他們如同驢子披上麒麟皮演戲,表面光鮮,實則無德無才,一旦“去皮仍是驢”。
  2. 宋代黃庭堅的詩句
    黃庭堅在《次韻謝外舅食驢腸》中寫道:“忽思麒麟楦,突兀使人驚”,借典故表達對虛名之人的批判。

用法與感情色彩

注意

部分現代詞典(如)可能因釋義簡化而标注為褒義,但結合曆史典故及多數文獻,“麒麟楦”更傾向貶義用法,需根據上下文判斷。

建議在正式寫作或引用時,優先參考權威古籍或成語詞典,以确保準确性。

網絡擴展解釋二

麒麟楦的意思

“麒麟楦”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木工或鞋匠使用的石磨工具。

拆分部首和筆畫

麒麟楦的部首是“麥”和“木”,其中“麥”是左側部首,而“木”是右側部首。它的總筆畫數為18畫。

來源和繁體

麒麟楦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書·藝文志》中,是用來形容古代宮廷裡木工所使用的磨具。在繁體字中,“楦”字的寫法為“䧛”,而“麟”字則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麒麟楦的寫法可能會略有不同。根據《康熙字典》的記載,它的形狀與現代略有區别,但整體結構基本一緻。

例句

1. 他在工作室裡仔細地打磨着麒麟楦,以便制作出最精緻的木制品。

2. 這對麒麟楦是祖輩傳下來的寶貝,代表着家族的木工技藝。

組詞

麒麟楦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使用,形成各種意義的詞組,例如:

1. 麒麟:指神話中的祥瑞動物麒麟。

2. 楦頭:指制作鞋子時所用的木頭模闆。

3. 木工:從事木材加工工作的人。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木匠、木工師傅。

反義詞:麻花楦(指用來制作麻花的工具)。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