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岐梁的意思、岐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岐梁的解釋

(1). 岐山 和 梁山 的并稱。 漢 張衡 《西京賦》:“ 岐 、 梁 、 汧 、 雍 , 陳寳 鳴雞在焉。” 唐 杜甫 《送樊二十三侍禦赴漢中判官》詩:“頓兵 岐 梁 下,卻跨沙漠裔。” 仇兆鳌 注:“ 岐 梁 二山,在 鳳翔 境内,王師在焉。”

(2).借指 李茂貞 和 朱溫 。 唐 末, 朱溫 封 梁王 ; 五代 初, 李茂貞 自稱 岐王 。 宋 陳師道 《後山談叢》卷二:“ 唐 末, 岐 梁 争長,東院主者知其将亂。”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岐梁”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結合不同來源的信息綜合說明如下:

一、地理概念:岐山與梁山的并稱

  1. 具體指代:指中國陝西省境内的兩座山,即岐山(周朝發源地)和梁山(今韓城附近)。
  2. 曆史文獻例證:
    • 漢代張衡《西京賦》提到“岐、梁、汧、雍,陳寳鳴雞在焉”,唐代杜甫詩《送樊二十三侍禦赴漢中判官》中也有“頓兵岐梁下”的描述,均指這兩座山的地理位置。
    • 仇兆鳌注《杜詩》時明确标注“岐梁二山,在鳳翔境内”。

二、曆史人物借代:李茂貞與朱溫

  1. 背景:唐末至五代初期,朱溫(後梁太祖)被封為梁王,李茂貞自稱岐王,兩人是當時割據勢力的代表。
  2. 文獻例證:
    • 宋代陳師道《後山談叢》記載“唐末,岐梁争長”,即用“岐梁”代指李、朱二人的權力争鬥。
    • 漢典等工具書也明确将“岐梁”解釋為借代這兩位曆史人物。

補充說明

部分來源(如)提到“岐梁”作為成語指“關鍵支撐”,但此用法在其他權威文獻中未見記載,可能為引申或誤植,建議以地理與曆史借代為主流釋義。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及唐代至宋代的曆史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岐梁的意思

《岐梁》一詞是指兩座位于中國河南省洛陽市南部的山脈,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岐山位于伊河的北岸,梁山則位于汝河的南岸。這兩座山以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在中國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拆分部首和筆畫

《岐梁》的拆分部首分别是《山》和《木》。其中,《山》表示與地理、地形相關,《木》表示與植物、森林相關。《岐梁》的共計16劃。

來源和繁體

《岐梁》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詩經·周南·關雎》中,意指岐山和梁山。岐和梁二山為中國古代的兩個重要山脈,因此《岐梁》也逐漸成為代指古代中原地區的稱謂。

在繁體字中,《岐》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梁》的繁體寫法為《樑》。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岐》的形狀與現代相似,隻是筆畫的順序稍有差異。對于《梁》,古代的寫法更加複雜,包含更多的構造部首。

例句

1. 《岐梁之地》是中華文明的搖籃之一。

2. 這座城市位于岐梁之間,地理條件得天獨厚。

組詞、近義詞與反義詞

組詞:岐路、梁柱、岐黃、梁山好漢。

近義詞:岐峰、岐黃、昆侖。

反義詞:平原、坦途、康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