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七觀的意思、七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七觀的解釋

(1).儒家稱《尚書》可供借鑒的七個方面。《尚書大傳》卷五:“六《誓》可以觀義,五《誥》可以觀仁,《甫刑》可以觀誡,《洪範》可以觀度,《禹貢》可以觀事,《臯陶謨》可以觀治,《堯典》可以觀美。”《孔叢子·論書》亦提“七觀”,但内容、次序與《尚書大傳》略有不同。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宗經》:“《易》張十翼,《書》标七觀。”

(2).辭賦篇名。 元 袁桷 作。見“ 七觀帖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七觀"是漢語典籍中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的複合概念,其核心含義在不同曆史文獻中呈現出遞進性演變:

一、治國維度說

源自《尚書大傳·周傳》,指通過《尚書》中《堯典》《臯陶谟》《禹貢》《洪範》《呂刑》《秦誓》《費誓》七篇文獻,觀察君王治國效能的七個維度,包括天文曆法、君臣之道、地理治理、政教體制、刑罰尺度、諸侯忠信、軍事謀略。東漢經學家鄭玄注疏時,将其歸納為"觀義、觀仁、觀誠、觀度、觀事、觀治、觀美"的治理體系。

二、文論審美說

《文心雕龍·宗經》提出"《易》張十翼,《書》标七觀"的文學批評理論,主張通過經典文本的七個觀察角度(如文體結構、思想深度、語言藝術等)評價作品價值,這一觀點影響了後世文論對"宗經"标準的構建。

三、禮制建築說

《大戴禮記·主言》記載:"曾子侍,孔子曰:'參,汝可語明王之道與?'...七教者,治民之本也...七者布諸天下而不窕,内諸尋常之室而不塞。"清代王聘珍解诂認為"七觀"特指古代明堂建築的七種規制,與天文星象對應的空間布局相關。

該詞條的語義演變軌迹,體現了漢語詞彙從具體政教概念向抽象文化符號轉化的典型特征,相關釋義可詳參《漢語大詞典》(第1冊第719頁)及《經學通論》(皮錫瑞著)第三章第二節。

網絡擴展解釋

“七觀”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根據具體語境區分,主要包含以下兩種解釋:

一、儒家經典《尚書》的七個借鑒維度(源于《尚書大傳》)

  1. 觀義:通過《尚書》中的六篇《誓》,考察道義原則(如《甘誓》《湯誓》等)。
  2. 觀仁:通過五篇《诰》(如《大诰》《康诰》),體會仁德教化。
  3. 觀誡:以《甫刑》篇理解刑罰的警戒作用。
  4. 觀度:通過《洪範》篇學習治國法則與規範。
  5. 觀事:從《禹貢》中了解地理與事務管理。
  6. 觀治:通過《臯陶谟》探究治國策略。
  7. 觀美:以《堯典》感受聖王德行的美好。

二、諸葛亮的識人七法(出自《知人》)

  1. 觀志:詢問是非判斷其志向。
  2. 觀變:通過辯論考察應變能力。
  3. 觀識:咨詢計謀以評估學識。
  4. 觀勇:告知危難測試其勇氣。
  5. 觀性:醉酒後觀察本性。
  6. 觀廉:用利益誘惑檢驗廉潔。
  7. 觀信:委托事務驗證信用。

其他相關概念

注意:上述兩種“七觀”屬于不同體系,前者為儒家經典解讀方法,後者為人才鑒别策略,需避免混淆。

别人正在浏覽...

擺設班虎逼屬重逢刀劍打甚麼不緊釣川泛級飯甕風舉俸券稿籤門上歌聲繞梁國學生寒塵含桃寒煖黑黝黝龢啰花塼焦黑驕荒矯惑晈然交通信號燈譏駡機葉畾茶冷聲冷氣樂志廉義鱗雜鹵楯曼都蠻書黏惹剽剠霹靂劈頭劈腦氣不公妾妃染潢柔嘉僧臘扇筤燒香生業聖轍世故瘦顇殊禮熟睡抒思銅符媮餒韋康衛所溫偉無關宏旨校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