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桃的意思、竊桃的詳細解釋
竊桃的解釋
傳說 西王母 所居 瑤池 有桃樹,三千年一結實。 漢武帝 時, 東方朔 嘗三次偷食之。事見《漢武故事》。後以“竊桃”為凡人分享仙家福分的典故。 唐 韓愈 《同窦韋尋劉尊師不遇》詩:“院閉青霞入,松高老鶴尋。猶疑隱形坐,敢起竊桃心?”
詞語分解
- 竊的解釋 竊 (竊) è 偷盜:偷竊。竊取。 用不合法不合理的手段取得:竊位。竊奪。 私自,暗中:竊笑。竊聽。 謙辭,指自己:竊謂。竊以為可行。 盜偷 筆畫數:; 部首:穴; 筆順編號:
- 桃的解釋 桃 á 落葉小喬木,品種很多,果實略呈球形,表面有短絨毛,味甜,有大核,核仁可入藥:桃兒。桃李(喻所教的學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喻實至名歸,尚事實,不尚虛名)。世外桃源(指不受外界影響的地方或幻想
網絡擴展解釋
“竊桃”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不同解釋,主要可歸納為以下兩點:
1.神話典故:凡人分享仙家福分
- 出處:源自《漢武故事》記載,傳說西王母居住的瑤池有仙桃樹,三千年結一次果實。漢武帝時期,東方朔曾三次偷食仙桃,因此被賦予長壽的象征。
- 引申義:後以“竊桃”比喻凡人偶然獲得仙緣或福分,也暗含對超然境界的向往。例如唐代韓愈在《同窦韋尋劉尊師不遇》中寫道:“猶疑隱形坐,敢起竊桃心?”即借用此典表達對隱士生活的欽慕。
2.民間寓言:偷竊行為或功勞的隱喻
- 故事背景:部分資料提到另一版本,源于趙括偷桃的寓言。故事中趙括因貪吃桃子,設計偷取他人桃樹果實,後引申為竊取財物或功勞的代稱。
- 使用場景:多用于批評不勞而獲或侵占他人成果的行為,但此解釋的權威性相對較低,可能與“竊桃兒”(專指東方朔的戲稱)存在混淆。
補充說明
- 詞義辨析:需注意“竊桃”與“竊桃兒”的區别,後者特指對東方朔的戲稱,常見于宋代詩詞(如劉克莊《鵲橋仙》)。
- 文化意象:仙桃象征長壽與機緣,偷桃行為在文學中常帶有浪漫化色彩,而非單純貶義。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詞義,若涉及古籍或詩詞,優先參考神話典故的解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竊桃》的意思
《竊桃》是指偷竊桃子,可以引申為利用不正當手段獲取他人財物或權益的行為。
拆分部首和筆畫
《竊桃》的拆分部首為窄(穴)和木,拼音為qie,總筆畫為16畫。
來源
《竊桃》一詞最早來源于《列子·得意忘言》一文,形容一個人趁桃樹主人不注意時,偷偷摘取桃子的情景。後來,這個詞逐漸被引申為其他類型的盜竊行為。
繁體
《竊桃》在繁體中的寫法為「竊桃」。
古時候漢字寫法
《竊桃》一詞出現在古代漢字中的寫法為「竊梼」。
例句
1. 他被捉到現行,正在竊桃。
2. 小明出于對竊桃的好奇心,悄悄翻越院牆偷桃子。
組詞
囚竊、竊賊、竊取、行竊
近義詞
偷竊、盜竊、偷盜
反義詞
正當、公開、合法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