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竊鈎竊國的意思、竊鈎竊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竊鈎竊國的解釋

偷鈎的要處死,篡奪政權的人反倒成為諸侯。舊時用以諷刺法律的虛僞和不合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竊鈎竊國”是一個源自《莊子·胠箧》的成語,其核心含義是通過對比小惡與大惡的後果,諷刺法律和道德标準的虛僞性。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字面與出處
    成語由“竊鈎”和“竊國”兩部分組成:

    • 竊鈎:指偷竊腰帶鈎(古代裝飾性小物件)的小偷。
    • 竊國:指篡奪國家政權的大盜。
      原句出自《莊子·胠箧》:“彼竊鈎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
  2. 核心含義
    通過“小盜被嚴懲,大盜反得勢”的對比,揭示社會不公:

    • 偷竊小物件的人會被處死,而竊取國家權力的人卻成為統治者,甚至被冠以“仁義”之名。
    • 批判法律和道德标準的雙重性,強調權力對是非的扭曲。
  3. 用法與延伸

    • 語境:多用于諷刺制度腐敗、賞罰颠倒的現象,或批評僞善的統治者。
    • 近義表達:類似“竊鈎盜國”,但需注意部分資料(如)誤将其解釋為“背叛國家”,實為對原意的曲解。
  4. 現代啟示
    成語至今仍具現實意義,常被引用以警示權力濫用、司法不公等問題,強調“規則應平等適用于所有人”的理念。

該成語以鮮明的對比揭示社會矛盾,其批判性内核使其成為反思權力與道德關系的重要文化符號。

網絡擴展解釋二

《竊鈎竊國》的詞義

《竊鈎竊國》是指某個人利用權勢或職位,秘密地掠奪或竊取國家財産或權力的行為。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不法之徒濫用權利的情況。

拆分部首和筆畫

《竊鈎竊國》的成語由3個字組成,可以根據部首和筆畫拆分如下:

來源

《竊鈎竊國》的出處可追溯到《史記·陳涉世家》。在這篇文獻中,陳涉是中國曆史上一位起義軍首領,後來成為王莽政權的前身。這個成語的意義引申為濫用權力、************的行為。

繁體寫法

繁體字中,《竊鈎竊國》為「竊鈎竊國」。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寫法常常有所變化,與現代漢字有一定差異。然而,《竊鈎竊國》在古時的寫法與現代寫法相差不大,仍然是「竊鈎竊國」。

例句

1. 他利用職位的權力和資源,竟然竊取了國家的大量財産,真是《竊鈎竊國》之徒。

2. 這位官員縱容下屬進行腐敗行為,可以說是個《竊鈎竊國》的典型。

相關詞彙

組詞:竊取、竊賊、竊案、國家、攔截、拔鈎、貪污、濫用

近義詞:竊國、************、盜國

反義詞:忠誠正直、公正廉潔、愛國奉獻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