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啟椗”。謂開船。碇、椗,系船的石墩。 李烈鈞 《辛亥革命及督贛時期·辛亥革命》:“略事補充,復啟椗西上。” 阿英 《流離》一:“午飯後,又啟椗,夜十時,到了 巢縣 。” 劉白羽 《長江三日》:“十二時,‘江津’號啟碇順流而下了。”
啓碇(qǐ dìng),現代漢語多寫作“起碇”,指船舶解開固定用的石墩(碇)或鐵錨,準備啟航的動作。該詞源于古代航海術語,現多用于文學或正式語境,象征旅程的開始。以下是詳細解析:
本義
“啓”意為開啟、啟動,“碇”指固定船隻的石墩或錨。合指解開纜繩使船離岸,如《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釋義:“船起錨開航。”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詞源演變
“碇”最早見于《說文解字·石部》,本指“鎮船石”,後演變為錨的統稱。古代文獻如《徐霞客遊記》載:“舟人解纜啓碇”,印證其航海用途。
來源:《說文解字》《徐霞客遊記》
實際應用
多用于描述船舶離港,如:“貨輪于黎明啓碇,駛向遠洋。”
例句參考:《漢語大詞典》
引申象征
文學中喻指事業或行動的起始,如:“新項目今日啓碇,團隊鬥志昂揚。”
來源:現代漢語語料庫
來源:《現代漢語同義詞詞典》
“啓碇”為繁體寫法,中國大陸規範簡體為“起碇”,但港澳台地區仍保留繁體。
來源:《通用規範漢字表》教育部,2013年
參考資料
“啓碇”(qǐ dìng)是“啟碇”的繁體寫法,指船隻起錨開航,也可比喻事物開始進行。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碇”指固定船隻的石墩或錨,“啓碇”字面意為解開船錨,使船離港航行。例如劉白羽在《長江三日》中寫道:“‘江津’號啟碇順流而下了。”
引申含義
現代用法中,該詞常引申為行動或計劃的啟動,如“項目即将啟碇”。
發音與字形
近義詞
動身、開航、起程、啟航等。
例句補充:阿英在《流離》中描述:“午飯後,又啟椗(碇),夜十時,到了巢縣。” 可見該詞多用于描述具體航行場景。
騃漢闆擦兒剝斲熛阙波斯人部居補拟慈恺簹篁甔甀疊绮非族改聘彀馬管顧孤鳏毫不和均後從活路椒葉嘉慶疾困積修楫子開飯埳坷口直心快廓開淚暈臨陣磨刀留守笠子龍雞滿虛沒空生有氓籍濃蔭蔽日醅酒破冰裒綴譜架千噸歉歉敲镘兒凄飈怯鈍器件缺吃短穿屎虼蜋手紋衰止俗聖糖舌蜜口天陣剜補聞家顯誅蕭牆洗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