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七調的意思、七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七調的解釋

古樂律高低音域,自黃鐘至中呂,稱七調。《魏書·樂志》:“ 崔九龍 言於太常卿 祖瑩 曰:‘聲有七聲,調有七調,以今七調,合之七律,起於黃鐘,終於中呂。今古雜曲,隨調舉之,将五百曲。’”《資治通鑒·後周世宗顯德六年》:“昔 黃帝 吹九寸之管,得黃鐘正聲,半之為清聲,倍之為緩聲,三分損益之以生十二律。十二律旋相為宮以生七調,為一均。凡十二均、八十四調而大備。”後世宮、商、角、羽各有七調,稱四聲二十八調。參閱《宋史·樂志十七》。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七調”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其解釋需結合不同領域的語境:

一、古樂律音域(核心含義)

指中國古代音樂理論中劃分的七個音域或音階體系,具體為黃鐘、大呂、太簇、夾鐘、姑洗、仲呂、蕤賓、林鐘、夷則、南呂、無射、應鐘十二律中的前七律(自黃鐘至中呂)。這一劃分源于三分損益法,用于旋宮轉調的實踐。
例如《魏書·樂志》記載:“聲有七聲,調有七調,以今七調,合之七律,起於黃鐘,終於中呂。”

二、情緒表達(擴展含義)

在部分現代詞典中(如),延伸為形容人的七種情緒狀态,即悲、喜、怒、思、愁、恐、驚。此用法多見于文學性描述,強調情感的多變與層次性。

三、其他關聯信息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詞義,若涉及古代音樂或文獻,優先采用樂律解釋;若為文學或心理學場景,可參考情緒分類。更多細節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資治通鑒》相關章節。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七調》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七調》是指古代音樂中的一種調式,也可以指古代音樂中的七種調式的總稱。在古代音樂理論中,音樂的調式按照其使用音的不同可以分為律、正、官、商、角、羽、變七種,這七種調式合稱為七調。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七調》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丿”和“一”,它的拆分筆畫數為五筆。

來源

《七調》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音樂理論,古代音樂家根據音階和音律的規律,将音樂劃分為七種調式。這七種調式被稱為七調。

繁體

《七調》一詞的繁體字為「七調」。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七調」的寫法與現代相似,沒有太大的變化。

例句

1. 他精通古代音樂,能演奏各種七調。

2. 這首曲子中運用了傳統的七調,音色非常悠揚動人。

組詞

七律、七官、七商、七角、七羽、七變

近義詞

律調、音調、曲調

反義詞

五調、六調、八調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