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樵蘇不爨的意思、樵蘇不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樵蘇不爨的解釋

謂雖有柴草,卻無米為炊。指貧困。 三國 魏 應璩 《與侍郎曹長思書》:“幸有 袁生 ,時步玉趾,樵蘇不爨,清談而已,有似 周黨 之過 閔子 。” 明 宋濂 《桑仁卿傳》:“ 仁卿 娶同縣人 項寄瑗 ,其賢絶。 仁卿 固安貧,終日樵蘇不爨, 項 無纖介見於容容。”亦作“ 樵蘇失爨 ”。 清 吳偉業 《偶成》詩之十二:“冠櫛懶施高枕,樵蘇失爨清談。”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樵蘇不爨”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qiáo sū bù cuàn,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要點解釋:

  1. 詞義解析
    該成語字面指“雖有柴草(樵蘇),卻無法生火做飯(不爨)”,比喻生活極度貧困,連基本溫飽都難以維持。其核心是強調物質匮乏的窘境。

  2. 出處與典故
    最早見于三國時期魏國應璩(字休琏)的《與侍郎曹長思書》:“幸有袁生,時步玉趾,樵蘇不爨,清淡而已,有似周黨之過闵子。”。文中通過描述友人袁生來訪時隻能清談而無飯可炊的場景,凸顯清貧之狀。

  3. 用法與語法

    • 結構:主謂式成語,常作謂語或定語。
    • 感情色彩:含貶義,多用于形容生活困頓。
    • 示例:明代宋濂《桑仁卿傳》中“仁卿固安貧,終日樵蘇不爨”即用此典。
  4. 近義詞
    常見近義表達為“樵蘇失爨”,兩者均以“無法做飯”隱喻貧困。

  5. 擴展說明

    • 單字釋義:“樵”指砍柴,“蘇”指割草,“爨”意為燒火做飯。
    • 文化背景:成語反映了古代農耕社會對基本生存條件的重視,柴草與糧食的缺失直接關聯民生疾苦。

總結來看,該成語通過具體的生活場景,生動刻畫了經濟困頓的狀态,兼具文學性與現實批判意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樵蘇不爨:詞義和來源

《樵蘇不爨》是一個成語,意為樵夫的柴火未燒盡,比喻事物尚未結束或人的才能未得到充分發揮。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宋史·文苑傳》中的一句描述:“雷德龍微有文章,言之如呂望、曹操,樵蘇不爨。”意指雷德龍的才華潛伏,尚未展露。

樵蘇不爨:拆分部首和筆畫

拆分部首:(木)+ (艹)+ (一)+ (爫)。

拆分筆畫:(8畫)+ (8畫)+ (4畫)+ (16畫)。

樵蘇不爨:繁體與古時候漢字寫法

繁體字:樵蘇不爨。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不同,但對于《樵蘇不爨》這個詞,古代的漢字寫法與現代并無差異,沒有特别古怪的寫法。

樵蘇不爨:例句

1. 這位年輕畫家的才華樵蘇不爨,将來必定成為一代宗師。

2. 雖然年事已高,但他的精神狀态樵蘇不爨,繼續投身于藝術創作。

樵蘇不爨: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樵夫、樵子。

近義詞:樵村(成功有成)、材疏志大。

反義詞:一朝一夕、事畢。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